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不管你是喜之、厭之乃至棄之,曆史總是這樣提出問題的:要麼是開足馬力奮勇前進,要麼不思進取自取滅亡。
我們生活中的部分有誌之士一直都在做著正確的事情,堅持數載之後,終獲成功,而另一部分人則堅持把事情做正確,但是這樣的結果是成功的周期或許更長,幾經變更,人們終會察覺他們所詮釋的不同的人生閱曆和生活含義。而我們的生活中更需要這樣一些成功的勵誌故事,不僅僅是作為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是我等楷模。
但是,不管如何評判,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成為了時代的幸運兒,而不是時代的棄兒。因為往往是事情改變人,人卻很少改變事情。再說,每一個成功者不都是不約而同地迎合了時代大勢嗎?
肖然半耷拉著腦袋獨自靜坐在星巴克一個不太顯眼的地方,思索著這樣高深的成功哲學和生活理念。他眼睛一動不動地凝視著玻璃窗外大街上的滾滾人流,熟練地把玩著手中喝剩的半杯熱巧克力。這是他的習慣,他喜歡來星巴克喝濃濃的熱巧克力,特別是當自己不開心或是遇到麻煩事時。
在肖然的生活習慣裏熱巧克力比咖啡更能起到提神醒腦的良效作用,而且還可以加固心靈防線。他還有一個獨特的喝法,喜歡多加奶油而無需少許可可粉,因為他特別享受奶油那細膩滑柔的感覺,那種感覺可以給他帶來精神上的愉悅。
但是,肖然還是不由自住地想到了自己畢業論文的選題,這已是第二次選題了,導師還是以“題目太過寬泛”為由拒絕接受此題目作為畢業論文的選題。導師以寬慰地口吻讓肖然自己私底下再好好思考,查找書本,收集資料,盡量以“問題導向”為宗旨進行選題目,不宜過大,也不宜過舊。題目過大不宜把控,過舊無任何研究價值。
而此時此刻,肖然的心情五味雜陳,百口莫辯,隻能“接旨謝恩”了。
對於導師的嚴苛程度,肖然早有耳聞。上一屆的師兄師姐時常會提到有關導師嚴格要求的類似場景,但是不發生在自己身上,就不會深刻體會到,更不會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了。
導師郝教授已年過半百,為人剛正不阿,工作勤勤懇懇,做人踏踏實實。聽上一屆的師兄師姐說郝教授是從美國留學歸來的,至於是哈佛大學還是耶魯大學或是哥倫比亞大學就不得而知了,更令我們感到好奇的是學校官網上政治學院的博導簡介中對於郝教授留學經曆隻字未提。每次的師門聚餐,或是逢年過節到到導師家裏吃飯,郝教授從不曾提及,我們這些晚生更不敢輕言相問。這也就成為了一個秘密了。
但是,學院內部瘋傳著各種有關郝教授在美國留學的版本,有得說是郝教授沒有讀完博士後,隻進站並沒有出站;有的說是郝教授當年由於某種原因被遣返回國;有的說是郝教授和美國一個妙齡女子戀愛失敗負氣回國的;更為誇張的是還有更加離奇的版本,說是郝教授和好萊塢一位年輕漂亮的女明星相戀,被情敵雇黑手黨殺手追殺被迫回國的……凡此種種,不絕於耳!
對於這些謠言,郝教授向來不加理會,別人娓娓道來時,他卻假裝靜聽,聽完後微微一笑了事。他深知謠言不攻自破,謠言止於智者。但是,由此也造就了各種離奇版本的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