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食物是最好的醫藥(3)(1 / 3)

體質不同,飲食有別

人體素質不同,飲食也應囡人而異。如肥胖之人,活動量少,運動多則心悸氣短、汗出、倦怠、多痰等,皆為氣虛痰濕內蘊的表現。因此,肥胖之人應多吃健脾益氣的食物,如山藥、扁豆、栗子、大棗、薏苡、蓮子等,少食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土豆、地瓜、粉絲、米飯等,忌食油炸、肥甘、熏烤食物,以便減輕體重,改善症狀。

消瘦之人,若因脾胃功能差,脾運失健,不能運化水穀精微所致者,應多食豬肚、羊肚,以髒補髒。平素宜多食易消化、營養豐富之食,如瘦肉粥、雞蛋湯、雞湯、羊肉湯等,不食過冷、過熱、辛辣、油煎食物,並養成定時進餐的習慣;如陰虛血虧津少所致的消瘦,則應以滋陽生津為主,可多用黑木耳、白本耳、圓魚、龜肉、鴨肉、蛤蜊、牛奶、百合、藕等,以改善其症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職業不同,飲食有偏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大腦的功能活動與心血供應有著密切關係。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其功能是推動血液循環,促使氣血運行;腎為“先天之本”,對腦、髓等有特殊的滋補作用;脾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益氣生血,統攝周身血液,使之循環於脈中。所以腦力勞動者應選用對心、脾、腎有補益作用的食物,如扁豆、蓮子、黑米、胡桃仁等。另外,腦力勞動者大腦的能量供應,主要是靠血中的葡萄糖,所以腦力勞動者應攝人足夠的葡萄糖以滿足用腦的需求。由於腦細胞本身是由蛋白質、卵磷脂、維生素B1、煙堿酸等物質構成,並依靠血糖氧化供給能量,所以腦力勞動者又應在滿足熱量的前提下,多進食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當然,新鮮蔬菜和水果亦是不可缺少的。腦力勞動者應避免食用高糖類和高脂類的食物,因他們活動量較小,對糖類和脂肪需求量不大。

體力勞動者,除應選擇補脾、補腎的食物外,還應服用枸杞子、續斷、補骨脂、桑葚子以補肝。

病症不同,食養有異

患有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等屬於陽虛陰盛之症者均不官吃生冷飲食。若吃了牛冷食物,可加重胃痛或腹瀉,嚴重者可致胃潰瘍穿孔。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哮喘、關節炎等屬於虛寒型的病人,不可過食生冷之品,否則,易加重病情或導致舊病複發。另外,息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血脂過高的人不宜多吃冷飲食,如雪糕、冰淇淋等,若過食過飲,常因冷刺激而使血壓升高,甚至有發生腦溢血的危險。

患有如下症狀,麵赤目赤、發熱發燒、痔瘡下血、失眠心煩者,不可食用辣椒、大蒜、生薑、油炸品等辛辣腥燥之品。患有熱證之老年人,炎夏之時適量食用些西瓜有益。若有慢性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如肺炎、肺結核、咳血及急性結膜炎等病,皆應忌食辣椒一類的刺激性熱食,以防症狀加重。

總之,飲食調養應根據各人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既有針對性,又要避免調養失常,或千篇一律。否則,不但於健康無補,反會損傷機體,導致疾病。

飲食宜清淡。清淡的飲食如植物油、蔬菜、水果、粗糧、豆類、乳酩等,不僅營養豐富,而且便於吸收、利用,既可健脾和胃,又能防止脂肪堆積而發生動脈硬化症。年老體弱者,脾胃功能較弱,且多陽虛體胖,多易患冠心病、高血脂症、動脈硬化等病。所以清淡飲食對老年人的防病祛病、延年益壽非常有益。

飲食宜溫熱。溫熱的飲食,不僅僅感覺舒適,也有助於扶助陽氣,加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吸收。而過於寒冷的飲食,易戕傷脾胃陽氣導致腹瀉、腹痛等症,加上年老者脾胃虛弱,如過食生冷,更不易於胃腸的消化吸收,所以老年人食宜熟軟,而忌黏硬。

婦女產期及經期,氣血方損,身體虛弱,飲食上宜注意益氣養血,多食一些補氣養血的食品,如大棗、雞、紅糖、龍眼肉、魚、肉之類。同時飲食也應注意以清淡、溫熱為主,忌過度油膩厚味及生冷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