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肝病的預防(3)(1 / 2)

盡管對獻血員進行丙型肝炎抗體的嚴格篩查,能夠去除一部分不合格的獻血員;但由於它不是篩查丙型肝炎病毒本身,因此仍會有一部分被漏掉。這是因為人類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後,其血液中抗體的檢出時間是在感染病毒後的15~21.9周。因此隻篩查丙型肝炎抗體,並不能全部檢出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近年來人們開始尋求針對丙型肝炎病毒本身的特異性強、敏感性高和簡便快速的基因診斷技術。目前已建立的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法(RT—PcR),就完全具備上述特點,它可以從被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了三天之內的人血液中檢出丙型肝炎病毒。如使用該項方法對獻血員和血液製品進行篩查,那將會有效的控製輸血後丙型肝炎的發生,這對保護人類健康將是一大貢獻。但由於該法設備昂貴,目前尚難以常規應用,但由於聚合酶鏈反應方法具有的優點,以及丙型肝炎的預防需要決定了它引人注目的前景,可以預料,不久定會成為控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丙型肝炎的最終控製仍寄希望於疫苗預防。1989年美國學者choo首次克隆丙型肝炎病毒以來,相繼又有許多學者對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組分型做了更加深入的研究,1993年5月在日本東京召開的第八屆國際病毒性肝炎暨肝病研討會上,已將報導的基因組分為A型,即I、Ⅱ、Ⅲ和Ⅳ型。這對丙型肝炎的致病性、疾病診斷、疫苗研製和治療均有重要影響。特別是將要研製的丙型肝炎多價疫苗,給人以極大鼓舞;它將為丙型肝炎的預防提供了可能性。預計,應用疫苗預防丙型肝炎已是為期不遠的事情了。

丙型肝炎病毒的被動免疫預防措施目前尚未得到肯定。國外報告,經皮膚接觸了丙型肝炎病毒者,於暴露後立即注射免疫球蛋白0.06毫升/公斤體重,可能有預防作用。但相反也有人經實驗對照驗證,免疫球蛋白對預防丙型肝炎的價值不大,且價格昂貴,在無明確結論前不主張使用。

4.丁型肝炎的預防

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種缺陷性病毒,它的複製與增殖必須借助乙型肝炎病毒,它是利用乙型肝炎病毒外殼進入肝細胞內才能完成感染過程的。這在前文已有論述。目前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仍缺乏特異性預防手段。丁型肝炎的預防依然同乙型肝炎的預防方法一樣,采取綜合性的預防措施。下述措施是減少丁型肝炎的發生,降低其發病率必須的。

(1)對獻血員進行嚴格的乙型肝炎表麵抗原篩查,杜絕含有乙型肝炎表麵抗原的血液流入受血者人群;製備血液製品時,應盡量采用單份血或少數人份血合並製備;對需要輸血或血製品的人,尤其是乙型肝炎表麵抗原攜帶者需要輸血時,最好隻輸認真篩查後,乙型肝炎表麵抗原陰性的血液,輸注血製品也應以單份或少數人份血製備的血製品,這樣做可減少輸血後丁型肝炎的發生。

(2)對人群進行廣泛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種,有效地控製乙型肝炎表麵抗原的攜帶狀態,杜絕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必須的條件,也是控製丁型肝炎發生的切實可行的辦法。但對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聯合感染者無效。

(3)防止乙型病毒攜帶者與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聯合感染者之間任何方式的密切接觸,切斷丁型肝炎的傳播途徑可防止丁型肝炎的發生。

5.戊型肝炎的預防

戊型肝炎是經糞一口途徑傳播的消化道傳染病。由於戊型肝炎患者在潛伏期時即有傳染性。這樣就難以做到早發現及早隔離;加之目前尚無特異性免疫製劑可供預防。因此戊型肝炎的預防同其它消化道傳染病樣,應采取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的綜合性預防措施。

具體辦法可參考甲型肝炎的預防。

關於戊型肝炎的被動免疫預防,目前有人用戊型肝炎病人恢複期血清製備免疫球蛋白注射,可否具有預防效果,目前也無定論。

由於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克隆已獲成功,這將為疫苗預防提供了基礎,可望丁型肝炎疫苗能夠早日問世,以便采取主動免疫方法預防戊型肝炎。

6.庚型肝炎的預防

目前尚處於探索階段。

二、高危人群的預防

我國是病毒性肝炎的高發區。由於大量的肝炎病人及病毒攜帶者散布在社會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對其他未患過肝炎的健康人群構成極大的威脅,尤其對與之發生過密切接觸的人群威脅性更大。因此,對這後一部分人,我們稱之為高危人群,如何做好這些高危人群的預防工作,保證其不被肝炎病毒感染;是降低肝炎發病率的重要環節,這些是病毒性肝炎預防的重點。

第一,甲型肝炎與戊型肝炎均是經糞口途徑傳播。其流行特點多呈散性發病,但也可呈暴發流行。且與季節有明顯的相關性。無論哪種發病形式,旦發生甲型肝炎病人和戊型肝炎病人,尤其發生暴發流行時,都將對其他密切接者有極大的威脅,使這一部分人成為高度危險的人群。對其如何預防感染這兩種肝炎,做好如下工作是必要的。

①對已發現的病人立即實行隔離治療,避免其對高危人群的危害。隔離的方法。隔離的期限以及何時解除隔離前麵已有敘述,在此不再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