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廣陵絕.風流嵇康(1 / 1)

文史

作者:張渺

書名:《廣陵絕·風流嵇康》

作者:張渺

出版社:內蒙古出版集團遠方出版社

內容簡介:這是一部嵇康的正史,也是魏晉曆史的縮影,嵇康是魏晉名士的精神領袖,既具才情又充滿性情;他也是中國古代的著名美男之一,白衣翩翩卻英年早逝……有人說,嵇康之死,是中國古代最悲壯的死,因為,自他死後,風流雲散,《廣陵散》絕……讀過這段曆史,也就了解了那個最混亂、最動蕩的年代。

郵購地址:010010呼和浩特市新華東街東馨園C3文苑雜誌社發行部(在附言欄注明書名)

2010年的6月初,我在山陽,和1700年前的嵇康站在同一片土地上。那時候的嵇康風華正茂,正如現在的我。

也許這就是我這次非要來山陽看一看不可的原因。

在我開始動筆的時候,心中的山陽,是一座有著千年滄桑的古城,磚瓦上斑駁的痕跡,大約便是魏晉人物風骨的注腳。

在那樣一個年代,有這樣一群人,長歌當哭、放浪形骸,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在麵對許許多多讓人無法掙脫的、無形的枷鎖時,他們隻能用有形的外在行為去把自己內心的苦悶淋漓盡致地甩出來,甩在世人麵前,任人評說。精神越是寂寞,舉動越是癲狂。

嵇康就是這群人中的佼佼者,用現代人的審美來看,他高大英俊,文武雙全——幾乎令人過目不忘——而且,他能“玩”音樂,會彈琴作曲,他還熱衷於打鐵,有一副好身材,這樣一個人,幾乎是“完人”了。

所以,才會世所不容吧?他對於精神的追求太超脫於時代了,太“不合時宜”了。

亂世的時候,文人總是有亂世的姿態。戰亂的年代,更迭的政權,總是不會給這些太清高的人留下多少餘地,因言致禍也好,謹言慎行也罷;或是憤世嫉俗,或是遺世獨立。

嵇康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將在青史上留下怎樣的痕跡,誰讓自己正是出生在這樣的一個時代。

他一生誌高才傲,寧折不彎。有時,他是看透世情的,似乎比誰都通徹;有時卻又對世態人心不能捉摸。太幹淨太純粹的人,世所不能容。

有生皆苦!

露齒一哂,輕粲,他忽然狂笑,冠纓索絕,仿如發現了天地間最有趣的事情,以致笑到全身的肌肉都在顫抖,笑到無法呼吸,連琴聲都變得狂傲不可一世,翻騰於天,睥睨著螻蟻般的天下眾生。良久,他終於引頸向天,發出了一聲穿雲裂石的長嘯。

峻跡會止息,守質明絕意。仇畢壯悲誌,終思當太息!

長袖一掃,五音齊鳴,龍吟虎嘯,飛升九天之外,終不可聞。

又一次,萬籟俱靜。

嵇康環顧四周,輕輕一喟:

“廣陵散,於今絕矣。”

景元三年,嵇康卒,年四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