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成化鬥彩雞缸杯(1 / 2)

準確的說,他不是會彈琴,而是非常會彈。

五歲能鼓琴,十一歲名滿長安城,實打實的天才少年,而且他的長相還不賴,可以說得上是風姿卓越,在長安城中,姑娘家的心裏,他就是一位才貌雙全的男神。

到這兒,我已經滿意了,王家下的那個漢墓,裏麵遇到的那個男粽子,就是慶安世無疑。

倘若班超墓裏的女粽子真是趙合德,那也說得過去,畢竟姐妹兩個一直資源共享,趙合德對慶安世這位風流才子動了真情也未嚐可知。

自書房裏出來,我還是先回房洗了個澡。床上的被褥淩亂的窩在一起,王修謹早已不知去向,也不知怎麼的,洗完澡一身的困意全無,在床上醞釀了好一會兒也還是沒有睡著,索性又爬起來,穿好衣服,自顧自的開著車,晃到街上。

本來我是想去當鋪的,但是中途又想去看看楊叔的近況,所以就在老街停了下來。

走進店裏,夥計正忙著招呼客人,楊叔這會兒不知道去了哪兒,我這才想起來他是夜班,真是給粽子屍傀嚇昏了頭了。

不過,讓我意外的是東子居然在這兒,還有王修謹,正坐在櫃台後麵喝著茶,我走上前,兩個人給我挪了個窩,腚還沒落到椅子上,王修謹就開口了,“琢磨一晚上,琢磨出啥了?”

我抿了一口夥計給我倒的茶,搖搖頭,不是我顧及什麼需要隱瞞,而是實在沒有發現什麼,如果非說有,那也就是慶安世的事兒,對我一個史學者來說,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可對於他們兩個來說,就不值得一提了。

王修謹瞟了我一眼,估計是心裏有點兒底兒,也沒有多問。

這時候,店裏突然來了人,是個西裝革履,提著皮箱的中年男人。

這老街上一向熱鬧,但大都是來逛園兒的,真拿東西的少之又少。可這一位,隻要稍微有點兒眼力勁兒就能看出他是個真正的買賣人。

我這作勢就要起身,東子卻一把把我摁住,把茶碗裏剩下的茶水一飲而盡,抹了把嘴就繞出了櫃台。

北京那邊兒的鋪子都是東子和二大爺爺倆兒負責的,二大爺主外,東子主內,也就是看店。在那行業競爭激烈的京都,小門小鋪都他能招呼得南北通透,想想也不簡單,想到這兒,我也是好奇,把椅子一偏,看他如何表現。

“這位爺,奔梢兒來還是走梢兒?”

我聽著東子的稱呼嘴唇子一抖,好懸沒把嘴裏的茶水噴出來,這怎麼給我一種舊時候擦桌子的店小二的感覺。

那中年人詫異的看了東子一眼,揣著一股子京腔,“北京來的小哥?”

也是給東子趕巧,這中年人居能聽懂行話,想來也是行內的人,而且應該是京都那邊兒來的,熟悉東子的這種稱呼方式。

東子一笑:“是,您哪兒?”

中年男人:“潘家園兒。”

東子:“那不遠,不遠,家裏小鋪在園兒東。”

中年人點點頭,左右顧盼了一番,就是沒再開口。

東子連忙道:“咱裏麵說,有好茶。”

這就把中年人引進後台,我和王修謹連忙起身,端著茶碗往裏屋閃了閃。

兩人落座,東子親自給那人倒了碗茶,道:“寶貝能現不?”

中年人點點頭,把皮箱往大腿上一放,在邊兒上扣了幾個密碼,翻開一麵兒,從裏麵掏出個單手可握小碗來。

我和王修謹就站在雕花的木窗後麵,這窗子是單向玻璃的,外麵看不見裏麵,當我看

清那小碗兒的模樣時,頓時倒吸了口冷氣。

說它是個碗是因為它是廣口,而且有外擴的沿兒,但要是從體積上說,卻隻有酒杯大小。碗壁是青白底色,給人以素雅的感覺,上麵畫著數隻雞,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東子應該也是知道那是個什麼東西,不說真假,兩隻手先在胸口上擦了擦,雙手小心翼翼的將碗捧了過來。

王修謹是不懂這些的,他們王家就隻有走坑的本事,出貨都是靠黑市,沒有古董店這種營生,也就缺少些專業知識,看到我和東子的反應也是好奇,湊到我耳邊兒問,“那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