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混在逃荒人流中,離開了偉大的首都。政府為了渡過自然災害,終於作出了減少首都人口,讓大家“隨豐四出、以渡災荒”的最高指示。
走在出城的人群中,我有些興奮又有些茫然,我的目的和別人不一樣,他們是南下找飯吃求活路,而我是想著西去越境潛逃。後來,多少次別人問我為什麼要走上這條潛逃不歸路?我的答案就是一個:為了信仰,為了真理。
我是體製內的一名青年知名學者,作為一個“既有好看的皮囊,又有有趣的靈魂,既有遠大的理想,又有高尚的節操”的極品男紙,如何擺脫門戶偏見,汲取各派所長,實現融彙貫通,建立一個完整的宇宙真理體係,是我的終極夢想。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土,由於佛經輾轉翻譯解讀,好多都是二手貨甚至n手貨,加上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各位高僧大佬都在翻譯和講課中夾帶自己的私貨,慢慢就形成了各種流派。
小乘教派說,“阿羅漢真好,修成無煩惱。個人管個人,自在樂逍遙。”所以現在東南亞那些小乘教徒人人都要出家當和尚,算是業餘或兼職,或者是體驗生活,該結婚結婚,該吃肉吃肉,等修煉得差不多了再還俗。
大乘教派說,“一個人好不算好,大家好才是真好。普渡眾生的幹活,自私自利的不要。”所以中土和西藏大乘教派的和尚們個個都是活**,不僅自己不做壞事、隻做好事,還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廣大普通教徒祈福做法、普渡眾生。那麼問題來了,和尚同誌們為人民服務這麼操勞,那肯定是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幹活賺錢的。那麼作為回報,廣大教徒就要出錢出物供養和尚。用句時髦的話來說,就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靠賣嘴皮子養己糊口,那也是合法勞動收入,何況又不靠拚爹,而是拚智商加情商。
中土大乘教派則逐漸分成八大宗派。我偷渡越境之時,大乘教派正由學說佛教向宗派佛教過渡,逐漸分化出相、性、台、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總體形勢錯綜複雜,各派學說犬牙交錯。在一次次華山論賤中,互有勝負,難分高下。
相宗,主打“智商”品牌。若用金庸小說比,大概類似九陰真經、九陽神功這種頂級內功,隻有張無忌這樣的超級學霸才能練好。我也是學霸,相宗我最愛。
創始人是印度彌勒、無著、世親,講究的是“知識改變命運,內功修煉精神。眼耳鼻舌身意,步步通向佛心。”所以呢,“背圓周率,現在開始!3.1415926535 8979323846……小夥伴們背起來!”“練瑜伽功,現在開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小夥伴們練起來!”
對於現在的佛係青年來說,如果不是學霸加體育生,不僅上不了相宗,還會被相宗給上了。如果不是211、985、雙一流大學畢業,就不要考慮這條高端發展路線了。
淨宗,主打“簡易”品牌。若用金庸小說比,大概類似羅漢拳之類的入門功夫,也沒什麼形象代言人。說白了,更像簡單粗暴王八拳,還有撕臉抓毛龍爪功。
其源頭是印度龍樹,中國創始人是東晉慧遠,講究的是“一念南無阿彌佗佛,二念南無觀音菩薩,不用誦經隻要燒香,保佑我來發發發發!”所以呢,廣大群眾最喜愛,過節都要拜拜拜,有錢去普陀寺拜,沒錢去小寺廟拜。“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花的錢越多,感覺越靈驗。
今天的廣場舞大媽,應該最適合淨宗。現在的朋友圈自拍狂,也適合走這條路線。有的朋友心中很不服,自認為比大媽有品味。其實,廣場舞大媽也年輕過,當年也是這麼看她媽的。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長大以後,我就變成了你”。
台宗,主打“真假”品牌。若用金庸小說比,大概相當於嵩山派、華山派這些名門正派吧。越是左冷禪、嶽不群這樣的大領導,心中小九九越多。
印度龍樹是初祖,北齊慧文是二祖,講究的是“一心三觀、三諦圓融。”一心當然是時刻保持一顆紅心,三觀就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諦就是真諦、假諦、中道諦,你若想明白了世間萬物的真真假假,就能以又真又假、半真半假、不真不假的平常心去對待了,這就是所謂“真亦假時假亦真”。
現在的廣大體製內人士,如果想兼修佛係,那就記住一句話:學好台宗圓融法,走遍官場都不怕。因為思想很紅,三觀又正,還會真假通融、處事圓滑,做到“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又紅又正是革命性組織的要求,真假圓融是幾千年官場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