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社會風氣的不良影響
每一個青少年都渴望成長,渴望獨立自主的感覺,卻又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往往通過模仿成人的行為來表現自己的成熟、時尚。如果社會上大部分成人吸煙,並將敬煙作為一種社交禮節,青少年自然會認為吸煙是一個可接受的社會行為而對其進行仿效。
4.煙草製品輕易可得為青少年吸煙大開方便之門
沒有需求,就沒有供應;反過來,限製供應,是不是也可以打擊需求呢?我國對青少年的煙草供應又是個什麼情況呢?首先,我國目前煙草價格偏低,銷量前三位的卷煙的價格均在5元/盒以下,使得大部分青少年買煙不存在價格門檻。其次,學校周邊的煙草銷售攤點眾多。北京市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每所中小學校周邊平均有2個卷煙零售攤位,最多的高達5個;91%的學生家庭周邊200米內有售煙點,45%的學生住宅附近售煙點多達3個以上。第三,國家法律對分支銷售卷煙沒有明確的禁止,以及“禁止向18歲以下青少年銷售卷煙”的法律沒有落實和執行。2007年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可以從50%以上的流動商販處和30%的雜貨店裏買到單支卷煙,90%以上的青少年在買煙時從未遭到拒絕。
五、一級預防策略
(一)政府的控煙政策
史載,康熙皇帝“尤其惡煙”,不僅要求別人戒煙,自己也率先戒煙。他南巡時,見大臣史貽直和陳之龍嗜煙如命,成天煙袋不離手,遂決定拿這兩人“開刀”。一日,康熙到山東德州暫住,在宴會上,康熙特賜這兩臣水晶煙管各一支,讓他們當眾吸煙。兩人大喜過望,馬上裝煙點火吸用,豈料剛用力一吸,火焰即隨管上升,幾乎燒及嘴唇,隨即一聲爆裂,兩人嚇得連忙放下煙管不敢再吸。康熙遂借此傳旨天下禁止吸煙。這件事當時學士蔣陳鈞有記實詩道:“碧碗瓊漿瀲灩開,肆筵先已戒深杯。瑤池宴罷雲屏蔽,不許人間煙火來。”康熙皇帝此舉對後來的政府控煙政策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法令是一把尺子,它可以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有沒有超出尺度;它也是一把利劍,誰要是超出尺度就得受到懲罰。青少年吸煙的一級預防首先需要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才能夠順利進行,法律法規的建立又依賴於政府的力量。政府或許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首先,限製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產品。按照WHO的煙草控製框架公約要求,各締約國應在適當的政府級別采取和實行有效的措施,禁止向低於國內法律規定年齡或18歲以下者出售煙草製品。WHO的具體推薦措施包括:①要求所有煙草製品銷售者在其銷售點內設置關於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的清晰醒目告示,並且當有年齡懷疑時,要求每一購買煙草者提供適當證據證明已達到法定年齡;②禁止售貨架等可以直接選取煙草製品銷售方式,避免無人監督的情況出現;③禁止生產和銷售那些形狀對未成年人具有吸引力的煙草製品,如糖果形、點心形、玩具形等;④確保政府管轄範圍內的自動售煙機不能被未成年人所使用,且不向未成年人促銷煙草製品。
其次,提高煙草製品的售價來切斷青少年的煙草來源。這方麵已經有了成功的範例,美國在州級或國家級水平立法,對煙草製品征收更多的稅利,使其價格上升。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方法對降低未成年人(13~18歲)以及青年人的吸煙率十分有效。
事實上,中國政府曆來十分重視青少年吸煙的問題,在多部法律中對控製煙草已有如下明確規定:
(1)禁止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紙、期刊發布煙草廣告。
(2)禁止在各類等候場所、影劇院、會議廳堂、體育比賽場館等公共場所放置煙草廣告。
(3)禁止利用廣播、電視、電影節目,以及報紙、期刊文章,變相發布煙草廣告。
(4)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5)煙草銷售商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的標誌。對於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表明其身份的證件。
然而,尺度雖有,利劍不出也是枉然。我國的部分控煙法律、法規尚未得到有效的執行,導致青少年控煙的現實有些尷尬。北京市2005年第3季度廣告監測結果顯示,僅電視媒體就違規播出了351條煙草廣告,共涉及6個頻道。2005年對北京地區未成年人買煙被拒率的調查結果顯示被拒率隻有8.17%,也就是說一百個買煙的未成年人中被拒絕的僅有8個左右。調查結果還顯示88.6%的未成年吸煙者最近30天買過煙,其中96.8%的學生買到了香煙。為什麼煙草廣告如此大張旗鼓?為什麼未成年人可以幾乎毫無阻力獲得想要的香煙?因為相關法律的執行力度不夠,還有煙草銷售商的法律意識淡薄。所以,政府除了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外,也應切實加強監督、執行力度。事在人為,天下哪有辦不成的事?隻要找出問題所在,然後對症下藥,執行下去,必定可以順利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