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 第四百六十一章 漫天煙花(1)(1 / 1)

文楷幫著明珠看了看被她描畫的花花綠綠的元宵節目單,微微抿了抿嘴唇笑道:“明珠,你這是要把全國各地的雜耍都聚到京城,讓平民百姓有接亂不斷的好戲看是好事,但是最好不要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還是要主次分明,安排妥當。”

“就像吃飯一樣,有前菜,有大菜,有主食和飯後的甜點水果,對吧。”明珠剝開一個桔子,而後將一半桔子遞給文楷,空氣中充滿了絲絲的甜味。

文楷幫明珠將所有節目梳理了一遍,將數十種雜耍逐一規劃了時間和地點,將重頭戲煙花表演的地點設置在永定河對岸,隔河看就好,煙花本就盛放空中。

文楷幫著將秧歌表演隊分成三隊,一隊走朝陽門大街,一隊走鼓樓東大街,一隊走長安街,這樣重要的街市都照顧到了,最後三隊人馬都行到永定河邊西渡口這裏,滿城的百姓可以跟著隊伍齊聚渡口看煙花。

最好南邊留出一片空地,通知內務府的人早些在永定河口做些布置,畢竟皇上出宮賞煙花非易事,一是陳設,二是要清出皇上出行到永定河邊的道路。

明珠在旁不停點頭:“文楷,有你真好,幫我解決了大問題。”

“你給京城百姓送來這樣的快樂,我隻是盡一個地方官員應盡的職責。”文楷笑道。

節慶前,街市人流比以往要密集,京城客棧幾乎家家爆滿,蘭芳姑姑她們忙得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蕭山每日結賬後向明珠彙報現金流的增長,明珠有些小得意,要的就是這效果。

大年過後,正月十五,正是人們手裏最有錢,最想放鬆的時候,就連孩子手裏也有個壓歲錢,秧歌隊的效果特別好,咚咚鏘的鑼鼓聲,從城南響透城北,百姓們聞聲而動,街上的人摩肩擦踵,小孩子騎在大人肩膀上興高采烈的看那秧歌,有的人看不夠,跟著秧歌隊在人流中齊頭行進著。

隻見那秧歌隊伍中有敲鑼打鼓的,鑼鼓震天響;有戴著碩大的笑臉娃娃麵罩,一舉一動引人發笑;那站在高蹺上的人,踩著蹺如履平地,忽而下陷來個大劈叉,忽而騰空跳躍,做出一個個驚了人心又讓人叫好的動作,惹得看的人發出陣陣喝彩聲,後邊看不見的更是踮著腳、抻著脖子更是往前麵紮著頭擠。

忽然鑼鼓聲猛烈起來,隻見一個人舉著五色繡球在前,後麵跟著一條長龍,龍口大張,龍頭高昂,耀武揚威的舞動,十幾個小夥子將龍舞得如同騰雲駕霧般,穿行在街市中。

有一個紮著兩個小揪揪、胸前掛著長長銀鎖的小男孩在爸爸的肩上看遊行,好奇的又想摸一把龍身,結果被舞動著的龍尾巴掃到了,搖搖晃晃跌在地上哇哇大哭,後麵一個帶娃娃頭的跳舞的人抱起他來:“小家夥,龍行大運,你明年一年有好運呢。”

帶娃娃頭的人變了張吐著長長舌頭的鬼臉,小男孩破涕為笑。

小男孩的爸爸笑著接過他來:“是啊,這是福氣。”

載歌載舞的隊伍漸漸遠去,一場場演出,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這演出隊伍,把這京城的每條街道都變成了天橋,俗世裏的熱鬧盡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