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冰桶到來
開場哨
作者:摹如
“冰桶挑戰”,這項旨在讓更多人知道“漸凍症”的活動由於眾多名人的參與而變得異常火爆。參與者在網絡上發布自己被冰水澆遍全身的視頻,然後便可以要求其他人來參與這一活動,被邀請者要麼在24小時內接受挑戰,要麼就選擇為“對抗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
很多名人都選擇了往身上澆水,但也有人選擇了捐款,美國總統奧巴馬就是後者,他也為此遭到了批評。捐款被批,這聽上去似乎很有問題,既然有人認為奧巴馬“怯場”,那麼是不是同樣可以質疑那些不惜濕身入鏡的各屆精英們是為了節省100美元呢?
澆?還是不澆。被點到名的人都要做出一個選擇。
類似的選擇無處不在。
忠?還是不忠。
2010年夏天詹姆斯離開克利夫蘭,背上了無數的罵名,23號的騎士球衣也遭受了打擊。四年之後,這件球衣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黑“皇帝”的人變成了邁阿密球迷,隻不過他們不會再草率地處理手中的6號球衣了,而是會將其疊好、熨整,期待著它重見天日的那一天。
另一位偉大的球星科比,他則是忠誠的代表人物,因為在過去18年的時間裏從未離開過洛杉磯。但如今,這位湖人隊曆史上最偉大的球員,卻被認為是阻礙球隊前進的人物。霍華德、加索爾的相繼離隊肯定都和科比的高薪有一定關係,畢竟,2350萬美元的年薪和36歲的年齡放在一起是那些顯眼。
交?還是不交?
這是每一位NBA老板在麵臨“奢侈稅”時候的選擇。上賽季普羅霍洛夫一擲千金,將近兩億美元的投入,賠了超過1.4億,隻換來了東部半決賽的成績。雖然這點錢對於俄羅斯巨富來說不算什麼,但肯定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形象在外人眼裏變成一頭毛驢,因此這個賽季籃網已經改弦易轍。斯特林是聯盟中吝嗇的代表人物,但事實上那隻是針對他對於快艇隊的投入來說,在挨了一夏天的罵之後,這個80歲的老頭如今帶著賣球隊的20多億美元安享晚年去了,而1981年他買下這支球隊時隻花了1250萬美元。
卡爾·馬龍和約翰·斯托克頓當年是忠誠的代表人物,他們分別為爵士打了18和19個賽季。事實上在職業生涯的最後幾年,留隊也是他們最好的選擇——2002-03賽季,40歲的馬龍年薪高達1900多萬美元,而大他一歲的斯托克頓也能掙到將近800萬。要知道,就算是該賽季如日中天的MVP蒂姆·鄧肯年薪也不過就才1200萬;至於德克·諾維茨基,德國人則剛剛掙到千萬以上。
對於科比和詹姆斯來說,走和留都是他們選擇的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總冠軍和年薪,這就是職業球員的全部;而對於普羅霍洛夫和斯特林來說,奢侈和吝嗇也隻是他們的經營理念,最終目的都是阿堵物。
那麼,當那桶冰水來到你的頭上時你又會怎麼選擇呢?
澆?還是不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