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袞心中的不解,隻能等何潘仁來了再了。李仲袞隨後修書一封,告訴何潘仁,願意配合盩厔縣的官軍剿匪。
兩日後,何潘仁收到了回信。他沒有拆開書信,而是率兵沿著渭水西進,在河岔口與楊複生會師之後,把書信交給了楊複生。
何潘仁這樣的舉動讓楊複生略微吃驚,看來何潘仁不是蠢人。楊複生拆開書信閱過之後,又遞給了何潘仁。
“何將軍,李仲袞的回信,可不簡單哪。”楊複生道。
何潘仁點點頭,道:“李仲袞畢竟是世家子弟,恐怕覺得不妥。”
“不妥不要緊,李仲袞不是什麼好東西,他也有自己的心思。隻要攻破了武功縣,本將就能找到線索。”楊複生道。
梁建方奇怪地道:“主公,為何如此肯定?”
席君買也看著楊複生,心中充滿了好奇。
楊複生咳嗽了一聲,道:“諸位可知,李仲袞與李仲文是些什麼關係?”
席君買反應最快,道:“難不成是兄弟?”
楊複生笑道:“雖然不是親兄弟,卻是一族同胞。”
世家大族,都有字輩,嚴格按照字輩取名,李仲文李仲袞的名字就符合這種規律。楊複生時候就在李家長大,與李密關係比較好,至於李仲文、李仲袞等人,自然是認識的,隻是不熟罷了。李仲文、李仲袞的字輩比起李密還要高,自然更看不上楊複生這等輩。
席君買、梁建方、何潘仁都是吃了一驚,畢竟三人不是世家子弟,對這些事情不了解。倒是在一旁的竇普行出身於世家,知道一些。
“主公的意思是,李仲文很有可能在武功?”竇普行問道。
“如果我沒有猜錯,十之八九!”楊複生道。李仲文棄司竹園而逃,將李秀寧陷入危機之後,就消失不見。李秀寧在打聽李仲文消息,楊複生同樣也在打聽,而一直打聽不到。
李仲文這麼一個大活人不可能突然消失,若是藏身在其他地方,很容易被發現。武功縣李氏族人不少,李仲袞與李仲文又是同輩,李仲文前來武功縣的可能很大。
對於李仲文這種背信棄義之人,楊複生不喜,而且他與自己壓根沒有一點血緣上的關係,不妨礙楊複生痛下殺手,這一次若能奪取武功縣,抓獲了李仲文,楊複生不介意殺了他,或者把他交給某些人。
簡單的猜想之後,楊複生與眾人商議取武功事宜,本來楊複生是打算利用何潘仁的關係智取武功縣,但現在看來,李仲袞有了準備,智取肯定不行,隻能硬奪。武功縣雖然兵力不足,楊複生也不可能強攻城池,這樣傷亡太大。
武功縣就在渭水邊上,交通便利,這時又是盛夏,河水很足,楊複生便決定先駐紮下來,打造一批攻城器械之後,再進兵武功。為了穩住李仲袞,楊複生又讓何潘仁寫了一封書信,令人送到武功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