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客(上)(1 / 2)

有雍縣鄉紳相助,事情就好辦了許多。雖現在不是耕種的時機,但開墾田地,種植蔬菜之類的東西還是可以的。關鍵是楊複生的舉措,可以吸納附近的流民,減少城內的隱患。此外,楊複生還打算把城中那些個年輕的乞丐都組織起來,給他們吃喝,讓他們辦事。

竇璡對這個建議十分讚同,因此十分配合。雍縣的各種事情進行得還算順利,楊複生在雍縣呆了十幾日,除了辦理事情,把主要的經曆用來整頓軍隊。

扶風郡內,竇氏父子掌權已久,軍中吃空餉的事情不多,不過,不少士兵都是老兵,有的甚至身體有殘疾,尤其是隨著唐弼入侵之後,連續攻城,不少士兵受傷甚至殘疾,喪失了勞動力。

大隋雖然是府兵製,對士兵減免賦稅,格外贈與土地,但對於這部分的士兵來,勞動力喪失之後,土地無法耕種,若是家中男丁稀少,甚至除了殘疾者,一個男丁都沒有的話,耕種土地就成了空話。

楊複生第一首先把一部分傷殘的士兵再度雇傭起來,讓他們在軍中教導,訓練士兵;其次,又與竇璡商定,凡是因戰場死亡、傷殘喪失戰鬥力的士兵家庭,官府可以出錢雇傭農夫,替這些家庭耕種田地,盡管這是一筆不的支出,但在楊複生看來,是非常值得的。

果然,楊複生在軍中宣布之後,得到士兵的擁護,又由於楊複生打算提高士兵的軍餉,這讓士兵們對楊複生多了幾分信任。忙碌了半個月,雍縣的事情解決得差不多了。楊複生先是讓竇普行、竇雄趕去郿縣帶兵,實際上是把竇氏父子分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竇氏父子反叛的機會。

郿縣在楊複生的經營下,不敢根深蒂固,但大多數得到利益的百姓對楊複生還是十分擁護的,楊複生又把侯君集、席君買等人派了回去,一同鎮守郿縣,自己與柴孝和帶著五百心腹士兵鎮守雍縣,訓練軍隊,積極培養自己的勢力。隻要給士兵足夠的利益,竇氏父子斷然沒有反叛的可能。而且,楊複生相信,那塊玉佩已經服了他。

這時,李淵一路南下,所經之處,無不是望風披靡,李淵占領之後,大肆封賞,各郡縣多了無數官員,不過大多沒有實權。李淵南下之路順利,不過卻在霍邑附近停了下來。李淵抵達霍邑的時候正是七月,大雨連綿,弓弦都失去了彈性,無法攻城。更重要的是,據鎮守霍邑的是名將屈突通,有他鎮守,想要拿下霍邑很難。

為此,李淵一邊等到雨歇,一邊派人探路。然而,就在這時,遙遠的馬邑郡,發生了一件事情,改變了一些事情。

馬邑是抵擋突厥人的重要郡縣,朝廷在這裏駐紮了重兵,囤積了大量的糧食。下大亂之後,馬邑校尉造反,殺死了馬邑郡的太守王仁恭。劉武周在馬邑崛起,引起了突厥的注意,為此,突厥封劉武周為定楊可汗,並幫助他奪取了樓煩、雁門、定襄等郡縣。

劉武周成為北方一直比較大的割據勢力之後,也曾一度想要南下,不過鎮守太原的人是李淵,劉武周知道李淵的威名,因此不敢南下。李淵在太原的一舉一動劉武周是知道的,但李淵同樣依附了突厥人,劉武周便隻能安心做他的定楊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