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後,高甑生帶來了消息,凡是私通山賊的鄉紳都被控製,家中都暫時封了起來,不允許任何人隨意出入。
第二日,楊複生帶著士兵盤查各家的錢帛、田地,尤其是糧食,楊複生第一時間運送回到義倉之中,先存放了起來,更是派了梁建方帶兵牢牢把守著,糧食是最為重要的物資,絕對不能出事。
經過幾日的緊張盤點,各家各戶的錢帛價值三萬多金,這個數量已經不少,此外,還有糧食三十多萬石,如果再加上各家各戶的種植的田地,預計糧食的存量能有四十萬石以上。
錢帛、糧食都收歸了官府,楊複生拿出了糧食五萬石,錢帛五百金,又寫了一封書信,令高甑生押送著,送到雍縣去。
至於劉氏一門,楊複生想了好幾,始終沒有做出決斷,這些家族有壞人不假,但也不至於全部殺死,更何況楊複生奪了他們的田地、家產,要他滅人滿門,還真做不出來。考慮了幾後,隻得先把鄉紳族人都關押起來。
抄了鄉紳的家,楊複生緊接著就是發放田地、糧食,凡是入伍之人,不管新兵老兵,楊複生都決定獎賞一定的土地,與陸行、席君買以及幾名德高望重的平民百姓商議之後,楊複生作出了決定。
每戶人家,一男丁能拿五畝田地,女人、孩、老人減半,這部分的土地可以繼承。若是家中有參軍的士兵,每名士兵最少又可以得到十畝的田地,同時,參軍的人家免除賦稅,若是戰死,又或者受傷,均有不同程度的補償。
這套製度其實就是府兵製,隻不過楊複生發放的土地減少了不少,這也是考慮到郿縣靠近秦嶺,良田不多,所以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削減,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土地,那就隻能參軍。
每名士兵得到的田地至少有十畝,這就是一種激勵的政策。而士兵得到土地的多寡,又是看他的地位,一般的士兵得到十畝,伍長、隊長等等得到的更多,想要得到更多的土地,就隻有立軍功。
眾人商量了好幾,定下來了最基本的規則,對於大多數的百姓來,即使不參軍,所分配的田地也基本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亂世中,能活著就是最大的本錢。
敲定了細節之後,楊複生寫了告示,蓋上了大印,宣布在五日內,所有百姓來官府登記,涉及家中人口多少、年齡大、性別等等相關的信息,所有人登記之後,都會發放一塊特別定製的木牌,上麵有著此人的姓名、性別等各種信息,這也是楊複生打算加強控製郿縣的一種手段,不然亂世之中,盜賊橫生,隨時可能殺人。當然,也是為了防止被李秀寧滲透,郿縣的事情,李秀寧肯定多少知道一些。
解決了這些事情,楊複生下一步的打算,就是招募流民,繼續征兵,訓練出一支強軍出來。這時候,時間迅速溜走,已經是五月底了,給楊複生的時間不多了。
他暗中讓張剛剛出城,趕往黑河,分批把李仲文、丘氏兄弟等人的兵馬帶回郿縣,在六月,楊複生還會打著招募流民,征兵的名義招攬壯士,這些人之中合格的士兵便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軍中,隻要略加調教,便可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