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於糧食方麵的壓力,竇普行在交代完了事情之後,第三日率兵離開了郿縣,臨行前,他留下了三百士兵給竇雄。
楊複生被推上了刀口上,不過他並不介意,看著郿縣鄉紳不懷好意的眼神,楊複生心中猶如明鏡:這些人等著看自己的笑話呢!
郿縣西門,送走了竇普行的大軍之後,劉鑒踱步走了過來,臉上帶著笑意,拱拱手,道:“楊先生果然不愧是名門之後,初來郿縣,就受到竇將軍的重用,日後前途無量呀。”
楊複生哈哈一笑,還了一禮,道:“蒙竇將軍厚愛,子惶恐,正不知如何是好。不知老先生有何良策,可以穩定郿縣局勢?”
劉鑒搖搖頭,道:“老朽不過一個鄉間老者,哪裏懂得這些?不過楊先生若有差遣,老朽自當盡力而為!”著,劉鑒與郿縣其他鄉紳快步離開了。
竇雄走上來,眯起眼睛望著眾人離開的背影,冷笑了一聲,道:“這些人真是不知死活,若不是沒有證據,我早就拿了他們下獄治罪。”
楊複生看向他,道:“證據?什麼證據?”
竇雄自覺失言,略作考慮,還是道:“這些人表麵上是鄉紳,但恐怕多與那些反賊有關。”
楊複生道:“亂世之中,這種可能性非常大,不過如今太白山群盜已經投奔了反賊李秀寧,必然引起朝廷注意,郿縣應當無恙吧?”
“希望如此!”竇雄道,心中也是不安,不過又想起竇普行的叮囑,也就不再多言,心中隻是暗暗提防,不過在他看來,郿縣最大的問題是糧食問題,其他不足為慮。
下反賊蜂起,各地土豪鄉紳大多建塢堡自保,沒有能力的,隻得逃進城中,躲避盜匪的侵襲。郿縣以東三十裏的地方,這裏靠近渭河,是一片平原,土地肥沃,是關中有名的產糧區,劉鑒的侄兒劉胤在此居住。
劉家雖然無法與關攏世家相比,也無法與杜陵杜家等官宦人家相比,但劉家在郿縣還算有頭有臉的家族,屯糧有數萬石,但這些糧食都是家族所用,就算下危難,劉家也不會拿出糧食來賑濟災民。
為了抵禦災民可能的騷擾,劉家在這裏修建了一棟塢堡,藏糧有數千石,家丁五十多人,看起來十分安全,劉鑒派侄兒劉胤在這裏坐鎮,以防有變。
氣晴朗的時候,劉胤回去田間視察耕作情況,不少農夫正在忙碌著,除草、施肥、鬆土。對於這農夫來,能為劉家種田,獲得一定的糧食是生存的保證,因此誰也不敢馬虎。
劉胤正在田間巡視的時候,不遠處傳來了叱喝聲,一名劉氏家丁手中舞著鞭子,正在抽打著一名看起來十分老實的農夫,農夫身邊有一名大約四五歲的女孩,正抱著家丁的腿,哇哇大哭著。
那家丁罵罵咧咧,一腳踢開了女孩,皮鞭繼續朝著農夫抽了過去。
“我再也不敢了,不敢了!”那農夫看見女孩被踢,忙雙手抱著女孩,用背部擋住了皮鞭,隻聽啪啪之聲不絕於耳,四周農夫看著,都是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