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潼關之後,一路西進,倒也沒有障礙。不過沿途流民甚多,拖家帶口,衣衫襤褸,看起來非常淒涼。作為大隋京畿所在,關中的情況居然也這麼慘,令楊複生有些詫異。
大隋民變從征伐高句麗之後逐漸增多,事發地點多在征發民夫比較多的河北、中原一帶,相比較而言,江南、巴蜀、關中造反的民變軍要少一些。尤其關中是大隋京畿,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是要特別注意。
流民雖多,但看見楊複生等人孔武有力,身上似乎也沒有多少吃的,也不來打攪,彼此都相安無事。走了兩日,抵達華陰,百姓多了起來,流民也少了許多。這裏靠近永豐倉,永豐倉又靠近渭水,交通便利,百姓相對富裕許多。
眾人不過走了十幾裏,前方出現連綿的營寨,一眼看不到頭。
柴孝和稍微有些緊張,盡管眾人都是商人、腳夫打扮,但畢竟有重任在身,心中難免緊張,幾名士兵更是停駐不前,不敢再走了。
“諸位不要緊張,這支部隊駐紮在此,十之八九是關中馳援東都的隋軍,平常心,不要緊張,我等就能過去。”楊複生安慰著眾人,他遠遠地看見了幾杆旗幟,上麵寫著“霍”、“龐”等字,心中不免猜測。
“關中援軍?”柴孝和皺眉,如果關中馳援東都洛陽,那魏公的壓力豈不是更大了?
“如果我沒有猜錯,隋軍主將是龐玉、霍世舉等人。”楊複生仔細回憶了一下,似乎關中馳援洛陽的援軍是在五月底抵達的,現在是五月初,他們出發也就在情理之中,時間點上非常吻合。
柴孝和道:“隋軍馳援東西,洛陽那邊,情況就越加複雜了。”
“不錯,這等消息必須要讓魏公知道。”楊複生著,叫過了一名士兵,叮囑了一番。士兵聽罷,微微皺眉,還是選擇了離開,匆匆消失在眾人的視線裏。這個消息無需親自送到瓦崗,實際上瓦崗在中原經營多年,早有自己的體係,在重要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情報點。這士兵隻需把消息傳遞過去即可。
幾人緩緩走著,不停打量著這支軍隊,從軍營的規模來看,人數應該在兩到三萬人之間,這等於削弱了關中隋軍的勢力,對於楊複生來,是好事也是壞事。
幾人一邊走一邊看著,並不敢靠近,遠遠地看著隋軍營寨四周,居然有著一些流民,似乎在討要著糧食,這支隋軍的素質還算不錯,居然扔出來一些胡餅,流民們也不顧地上的食物有多髒,撿起來就往嘴裏塞,顯然一個個都是餓極了。
“這支隋軍主將看起來還不錯!”鐵柱在一旁發言。他本來就是流民,自然最有發言權。下大亂之際,各地流民蜂起,如果好心招募,至少會有相當一部分選擇被招安,可是,有的朝廷剿匪大軍如同蝗蟲一般,所過之處,燒殺搶劫,甚至比土匪還要厲害,更加激起了百姓的怨恨,剿匪剿匪,反而越剿越多,最終不可收拾,各地的“反王”動不動就擁兵十幾萬。
楊複生點點頭,龐玉、霍世舉畢竟是隋軍主將,關中目前來,畢竟是帝國京畿,相對而言,盜匪較少,所以這些關中士兵麵對百姓,還有憐憫之心。
不過,隨著李淵的造反消息傳來,又有李秀寧這個才能不亞於長子李建成以及次子李世民的巾幗英雄存在,使得關中還未等到李淵殺來,就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李秀寧以極強的能力糾合了關中各地的反賊,打的大興朝廷潰不成軍,以至於李淵還沒正式進入關中,李閥的勢力就幾乎對大興進行了包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