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上泥腿子太多,派係複雜,尤其是李密殺死了翟讓之後,瓦崗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各種勢力暗流湧動,都在等待著機會,並不是一條心。事實已經證明,瓦崗沒有出路,而想要整合各方勢力,就算是李密都做不到,楊複生自然不會去趟這趟渾水,更何況,呆在HN郡內,這個四戰之地,並沒有太多的好處。
隻有去了大興,去了關中,以現在關中群龍無首的局麵,必然有一番作為,當然,楊複生必須要趕在李淵入關之前,占據優勢,才能徐徐下!實現自己的夢想!
以關中山河四塞的地理,在爭奪下的過程中,就多了幾分把握。
如果繼續留在瓦崗,他就多了幾分掣肘,會讓他分心,名義上也會受到影響。而且,他心中的那個猜想,似乎有很大可能,那就是李密是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的,不然後來不會發生那麼多事情!
思考清楚了這一點之後,楊複生立刻拒絕柴孝和的建議,至於內心深處的秘密,任何人都不能,哪怕是李密也不能!
“孝和,回到瓦崗,並不是上策!”楊複生自然不會出真實的理由,了柴孝和也不會相信。
“為何?”柴孝和畢竟年輕,受不了這種打擊,還沒有從打擊中回過神來,聽聞楊複生不肯,自然是十分納悶。
“孝和,出發前,你給魏公了什麼?”楊複生問道。
柴孝和臉色一紅,在臨行前,他拍著胸脯保證,一定能夠入主關中。關中是形勝之地,秦占據了關中,得以消滅六國,一統下,結束春秋戰國以來的的諸侯紛爭。漢高祖劉邦也是以秦國舊地為根基,進而擊敗項羽,建立了總共四百多年的大漢王朝。到了南北朝,大周也是以關中的地利,在軍事、經濟均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苦心經營,反而滅掉了盛極一時的齊國。當然,最終下被取代大周的大隋奪得。
隻是,大隋盛極一時,終究在征伐遼東的過程中,引發了種種矛盾,最終落個山河破碎,烽煙四起的局麵。
但不管怎樣,關中有著地利,八百裏秦川又有著豐腴的土地,是最好的創業之地。如今,關中隻有一些盜匪,除了大隋朝廷,再也沒有其他勢力,攻取大興並非不可能。
所以柴孝和才會提出這個建議,隻是,他沒有想到事情發展的並不順利。
現在,遇見挫折就要回轉瓦崗,的確讓人有些羞愧,大丈夫行事,若是稍遇挫折就遇難而退,還能做什麼大事?因此,柴孝和聽見楊複生如此問著,便有了羞愧之意,臉色也紅了幾分。
柴孝和支支吾吾不話,楊複生卻笑了出來。
“孝和,失敗並不可怕,正所謂創業艱難百難多,漢高祖建立大漢之前,遇見項羽是何等狼狽,可最終還是殺死了項羽,建立了四百年的大漢。由此可知,不經曆一番風雨,怎能有所成就?正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隻有經曆了磨難,才能有所收獲啊!”楊複生道。
柴孝和抿著嘴不言語,這些道理他都懂,可是,繼續西進,會有收獲嗎?經曆了這一次的兵變之後,他的內心沒有底,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
楊複生知道他的顧慮,正要話,一名部將匆匆趕來,神情有些驚慌,到了柴孝和身邊,低聲道:“柴長吏,那些賊人在五裏外出沒!”
一名年輕的士兵聽見,愣了一愣,喃喃自語,道:“賊人又來了,我們還能活著回去嗎?”言語間,充滿了不自信,充滿了對前途的渺茫。
是啊,兵變之後,三十多人死了十幾人,瓦崗袍澤已經死了一半,如今隻剩下這點人,好不容易殺出來,逃得一命。現在這些賊人又拚命追擊,對瓦崗財富垂涎三尺,顯然不會善罷甘休。一旦他們追殺過來,或許,所有人都會死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