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山寨也就是用木柵欄圍了一圈防禦野獸進來的難民營般所在,在這個木柵欄裏麵很多寨民就是隨便搭了一個窩棚草房之類作為自己住的地方,這些窩棚草屋搭造的也沒什麼規劃,而且垃圾、汙水橫流,簡直讓人都不能在寨子裏下腳。
也有不少人住的地方居然是山洞之類的,其實能夠住在山洞裏的,已經是山寨中有些身份地位的統領級人物了。
由此可見住在涇縣山中的山越山民,日子過的真不怎麼樣。
另外朱衛雖然在一些山寨外麵發現了梯田之類的,可這些梯田的數量並不是很多,規模也不大,細細碎碎的東一塊、西一塊,田地中農作物的長勢也一般般。
這樣的田地收成,恐怕連寨子裏的山民口糧都未必能保證。
隻有少數幾處山寨看起來還算是有些規模,就像是之前在鍾嶺山黑熊寨般,搭起了竹木的吊樓之類房屋,然後在寨子外麵也能尋到空曠的坡穀之地,可以開墾出一些田地。
可這些山寨大多是山中一些山越勢力的主寨,即便如此也隻是勉強可以讓寨子裏的人吃飽罷了。
故而藏於山中的山越不得不像是西北的異族般,每年到了一定時候都要出山劫掠一番,搶回一些糧食和錢財,才能讓山越安然的渡過這一年。
要不然山中種植的糧食,根本就滿足不了十幾萬人的生活口糧所需。
朱衛通過聽祖郎的介紹,再加上親眼看到的山越居住狀況,便覺得這些山越百姓要是能得到一處可以安穩生活的環境,應該也是願意出山生活的。
現在唯一的難處,就是如何才能取信於這些山越山民,如何才能讓一些享受既得利益的山越中上層,答應讓自己控製下的山越山民遷移到外麵去生活。
幸好現在朱衛有祖郎這位原本的涇縣山越宗帥幫忙,要不然朱衛就算是進了涇縣的山嶺中,也隻能是兩眼一抹黑的亂撞,估計也隻能通過戰爭來強行遷移百姓出山了。
大概是在朱衛離開豫章後的第十四天,朱衛終於來到了祖郎位於涇縣山中的所謂大寨。
這處作為涇縣山越宗帥所住的大寨,就相當於外界帝皇的皇宮般地位,大寨修建在一處足有三、四百米高的山崖之上,屬於易守難攻之地。
通往大寨的山路上,也修建有多處關卡,可以層層的抵擋外敵入侵。
而大寨所在的山崖頂部,還有一處斷崖將大寨分成了前後兩進,斷崖上有鐵索木橋相聯,真要是被外敵殺入寨中,祖郎便可以截斷了這處鐵索木橋,保護剩餘的家眷之類躲在和外界隔絕的後寨中。
另外祖郎也私下對朱衛說,其實他的後寨中也有密道可以通往山崖下,這樣也就不怕被人圍困在後寨中沒了脫身之策,被活活困死在山寨中的。
不過祖郎的這處大寨雖然注重防禦性、安全性,卻是沒地方可以種糧的,所有的食物都需要從其他寨子調運過來。
即便是水源也隻能靠山崖上的一處水潭來取水,所以這大寨之內平時也隻能容納兩、三千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