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當下的民事(2 / 2)

朱衛從陵陽縣來豫章的時候,這些郡縣地方對朱衛還算是順服,朱衛確實也不好再對他們做什麼,也隻能順其自然了。

而豫章城周圍那些原本笮融控製下的地域,地方上的士族、豪強門閥家族不是被笮融抄家了,就是現在被朱衛以依附逆賊笮融的名義給抄家了,所以在豫章城周圍的絕大多數土地都掌控在了朱衛手中,這其中的田地便是朱衛準備給遷移來百姓使用的民屯官田。

現在也隻有少數田地還是屬於豫章地方上普通村民百姓的私田,隻是這些私田和那些士族、豪強門閥家族控製的田地數量相比,真可算是水滴和湖泊的比例,朱衛做事當然也不會做絕了。

可以說現在朱衛控製下的豫章核心區域土地,以鄱陽湖為界以西,絕大多數田地都成了朱衛名下的官田。

這樣外麵遷移的百姓要是想獲得自己的私有土地,就必須離開朱衛控製下的官田區域,另外尋地開墾出新田來。

按照朱衛定下的規矩,隻要有百姓開墾官府未曾登記的荒地為新田,再到官府這邊登記造冊,便可以發給田契,被官府承認和保護。

然後在最初三年免稅之後,也會納入了官府收取田地賦稅的範圍,也等於是增加了官府稅賦的來源。

隻是按照眼下的現狀看起來,這些外來的百姓想要開墾自己的私田,也必須在朱衛的民屯營中生活上幾年才能積累到足夠的私財和糧食,可以保證他們去開荒開辟自己新家園的生活所需。

對於控製百姓在民屯營中屯田,還是放百姓出去自行尋找荒地開荒,朱衛也沒有明確的想法。

從長遠來看朱衛不可能永遠控製百姓在民屯營生活的,因為華夏老百姓對於擁有私有土地的想法,也是根深蒂固的。

哪怕朱衛以農場大公社製度為基礎的民屯營生活方式,可以比這些百姓自己去外麵開荒討生活的日子過的更安穩,卻也未必能阻止這些百姓獲取私有土地用來傳承家業的信念。

其實在朱衛看來,在如今這個年月的民屯大公社製度確實也隻能是一時之需,因為這種製度實在有些太超前了。

一般來說,也隻有在工業化到一定階段,讓很多人可以從土地耕種謀取生活所需的方式,轉變為去工場、工廠做工以謀取生活所需的方式;再加上人口發展到一定階段,已經沒有其他新土地可以開墾成田地的時候,以國家或私人名義將有限土地集中管控變成大農場式的集體耕種製度,才有推行可能。

否則民屯營般的大公社製度,隻會被心懷私念、私欲的百姓摒棄,因為這阻止了他們獲取私有土地的欲望。

所以朱衛現在隻是暫時推行這種民屯營製度,安置一下外麵遷移來的百姓,讓他們可以集中民力為朱衛奠定下根基之後,再讓他們散出去在豫章各地尋地方自行繁衍安置,才是地方發展的長遠之計。

這樣被朱衛弄成無人區的豫章周邊郡縣,也能重新填充人口了。

屆時朱衛應該也已經向外擴張了更多地方,這些地方也已經成了安全的後方,隻需要幾百縣兵看護防盜,便足以確保這些地區的安全了。

至於現在這些被收為官地的田地,日後可以獎賞給有功的將卒,最終所有的官田還是要變成私田的。

一個國家的田地糧稅,從屬於百姓私田的土地上收取,才是如今這年月的正常田賦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