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結束豫章戰事(2 / 2)

最終朱衛沒有繼續再追殺笮融,隻是引兵逼近了一下贛縣,將笮融斷後的兵馬從贛縣驅走之後,也就收兵回轉了。

至此朱衛算是側底掌控了整個豫章郡,豫章的戰爭狀態也算是結束了。

但朱衛結束了戰爭之後,卻把豫章郡現存的人口從原本分散在各地各縣的狀態,都遷移集中到了豫章郡的核心區域,也就是笮融原本控製的豫章城、新淦縣、曆陵縣等周邊地界,以及位於潘陽湖周邊的潘陽縣、餘汗縣、鄡陽縣等縣。

如今豫章郡這邊地方上的士族、豪強門閥大族,基本上都被清理了一遍,朱衛正好可以借機重新安置人口分發田地,從而把豫章打造合適朱衛發展的後方基地。

原本的豫章郡範圍實在太大了,朱衛手中也沒有足夠的官員可以去統禦各地,所以現在借著笮融鬧騰後的時機,索性把人口都集中到一起,更便於朱衛的統治管理。

而人口集中在一起,也能集中人力來提升豫章的實際生產力,將這邊以潘陽湖和豫章河為水源的適合區域開發出來,變成一處可以為朱衛提供糧食的產糧基地。

同時統治區內的人口集中,征稅和徭役之類的官方指令便也能得到最有效率的實行,發布什麼製度,也不會因為地域路途的遠近,而耽擱了太久政令實施的。

其實從豫章郡的地貌環境來說,也隻有潘陽湖、豫章河周圍形成的這一片平原地帶適合開發耕種,其他很多地域都是屬於山脈丘陵之地,不僅沒什麼開發價值不說,同樣也是隱藏著山越、山民勢力的麻煩領域。

至少以現在豫章郡的人口數量來說,在豫章郡這些核心區域也足以容納了,哪怕是陵陽縣那些百姓和涇縣山越山民都遷移過來,也是有足夠土地可以讓他們開墾生活的。

放棄那些邊遠之地,也可以讓這些地方變成一個相對的無人緩衝區,讓朱衛隻需集中兵力守護重要領地,而不用分散兵力處處布防,在軍事上也是有利的。

這樣就算是其他勢力想要入侵豫章,進入這些無人區域,沒有糧食可以就近補給,也沒有百姓可以征調服役,自然會加大他們出兵的負擔和消耗。

失去這些邊遠之地,對於朱衛而言是無關痛癢的事情,可這些入侵的勢力要占領這些地域,卻不得不分兵駐守。

駐兵過少則是擋不住朱衛的反攻,駐兵過多卻需要遠程輸送糧草物資補給,同樣是負擔和消耗。

要是他們從自己的地盤裏遷移百姓過來,朱衛卻能隨時重拳出擊,出兵征討,把這些失地收複回來,正好又吞下了他們送來的人口百姓。

可以說朱衛通過將豫章郡的人口回縮,不僅可以繁榮豫章郡核心地域的發展,也能讓他集中拳頭麵對周圍虎視眈眈的外敵。

當然,也不能說除了豫章城周圍縣鄉的其他地方,真的已經沒有百姓居住了,隻能說這些散落在豫章郡其他縣鄉、山嶺中的百姓,暫時也就成了野民,不在朱衛的官方人口統計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