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追,緊追不舍(2 / 2)

“饒命!饒命!”、“吾想見爺娘!吾想見爺娘!”、“不要殺吾!不要殺吾!”

眼看著這些沒了鬥誌,一個個重新變成普通百姓的護法民軍,龐偃也懶得派人押送他們,隻是收繳了他們的兵器後,讓他們自行去豫章城尋找親人,屆時自然會對他們加以安置。

這一戰,龐偃這邊的五千餘山越兵還是隻輕傷了十幾人,並沒有人戰死,畢竟這些山越兵身上都是穿了皮甲的,麵對沒有鬥誌的護法民軍,幾乎都沒受到多少反抗。

所以龐偃隻是讓人停下來收拾了一下戰場,依舊沒有停息的繼續往笮融大軍後麵追去。

如此又追了小半天的時間,前麵的斥候終於遙遙看到笮融大軍的蹤跡,兩萬多人鋪散開來,化成了一片人海,邁開腳步猶如螞蟻行軍般,似緩實快的往西南方向移動著。

笮融還不知道自己斷後的兵卒已經全軍覆滅了,所以對於後方倒是沒多少防備,隻是又派了三千佛兵和三千護法民軍在東北方向做了些防禦。

現在笮融軍陣也沒多少輜重,他連在豫章城前修建的營地都直接拋棄了,為了抓緊時間轉移,什麼帳篷之類的也沒攜帶,故而是絕對的輕裝上陣,行軍的速度確實比較快。

隻是從豫章城到笮融這次目的地新淦縣,以笮融如今的行軍速度至少也要花兩天的路程。

原本沿著豫章江往南倒是可以借助水路直達的,但現在豫章城被朱衛拿下,笮融留在豫章城東北方向五十裏外的水營也丟了,笮融已經找不到一艘代步的船隻,隻能在陸上行軍,靠雙腳走路。

唯一就是笮融還保留了兩萬多的兵力,依舊是一頭不好啃吃的刺蝟,誰想咬他一口,都可能被他反撲紮破了嘴巴。

所以龐偃探查到了笮融的主力大軍後,倒也讓自己帶來的山越兵放緩了速度,開始注意保存體力了。

其實龐偃方才這樣帶兵急追,主要是擔心太史慈、淩操二人和笮融的主力大軍接觸會吃虧,才想著盡快趕來兩麵夾擊的。

但現在太史慈、淩操帶著五千多兵馬似乎並沒有直接挑戰、阻擊笮融的大軍,龐偃自然也不會帶著自己的五千山越兵上去找死了。

然後龐偃又讓手下斥候去尋找太史慈、淩操的兵馬,正巧太史慈、淩操這邊也往豫章城方向派來了斥候,於是龐偃、太史慈、淩操便在笮融大軍的後方彙合了。

如此兩邊兵力加起來倒也有近萬兵卒了,龐偃、太史慈、淩操三人不免聚到了一起,商議著下麵該如何追擊笮融的大軍。

之前在太史慈、淩操帶兵趕來豫章城的時候,王語嫣也給了他們囑咐,不可輕易和笮融開戰,若是笮融依舊留在豫章城前,那堵住笮融退路就好,等王語嫣帶領大軍過來一起把笮融圍死在豫章城外。

可若是笮融已經帶兵撤了,隻要遙遙跟住伺機騷擾一下便可,卻沒必要和笮融大軍硬拚。

再加上朱衛也給太史慈、淩操送來了指示,同樣不希望他們隨意和笮融大軍開戰,免得損耗了自己這一方的兵力。

故而太史慈、淩操此前才沒有對笮融的大軍動手,可現在彙合了龐偃的五千山越兵後,感覺手下兵力不弱後,三人還是想對笮融的殘餘大軍動手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