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朱衛願意出錢買糧食,對於曆陽普通老百姓而言,可能會有些擔心吃食問題,不怎麼願意把自己的口糧交出來。
可對於這次來參加宴會的曆陽大戶大族而言,卻是大大減輕了他們在搬遷上的負擔。
這年月的若是要舉家搬遷的話,除了少數貴重家具、古董占地方外,也就是銅錢和糧食搬運起來麻煩了。
特別是糧食,平時都是一倉庫一倉庫的存著,現在乍然要讓他們一下子搬空所有糧倉,自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那要麼就隻能封存在秘密倉庫裏,等日後再想辦法來搬運了,但這樣做也不能確保封存糧食的安全啊。
現在朱衛願意出錢買,便可以讓他們免去很多轉運糧食的麻煩。
至於錢的話,運送起來肯定比糧食的體積少多了,而且錢到哪裏都是可以用的嘛。
至少在眼下的年月,還沒到錢買不到糧食的災荒時節。
故而朱衛提出買糧要求之時,這些曆陽的大戶大族幾乎都是拍手稱讚的,哪怕朱衛一時間拿不出這麼多錢來,他們也同意朱衛可以打欠條賒賬。
他們可不管朱衛又如何遠送糧食呢。
反正賣給朱衛後,他們哪怕拿不到現錢,至少還能找朱衛討債,甚至找劉繇討要,不至於丟在曆陽,沒了就側底沒了。
至於朱衛提出的其他一些物資采購,參加宴會的曆陽這些地頭蛇們也都很樂意,這些物資有不少就是為了遷移曆陽百姓而準備的,等於是要用在他們自己身上的,他們當然不會反對了。
幾個曆陽大戶人家的族長更是滿口答應,一些東西他們願意免費奉獻,畢竟也是為了曆陽百姓嘛,他們作為曆陽人也是要盡一份心意的。
對此朱衛假意推脫了一下,便答應了下來,如此宴會進行的很是順利,大家在表麵上算是顯得很融洽了。
在宴會結束之前,來赴宴的曆陽八大戶的族長以及其他在曆陽算是有些臉麵的人物,都算是帶著幾分熱情的答應願意配合朱衛遷移曆陽百姓了。
所以在宴會舉行了半個時辰之後,便圓滿結束了,而對曆陽百姓的遷移也開始了。
這一切在北門的張英、樊能、太史慈卻是一無所知,差不多在朱衛傳令曆陽全城百姓準備遷移的時候,張英、樊能才剛剛帶兵出城去打孫策,而太史慈依舊是守衛在北城門處,沒在意城裏的變化。
朱衛暫時也不打算告訴他們準備遷移曆陽百姓的事情,等一切都成定局了,再說也不遲。
反正張英讓朱衛自己處理曆陽民事的,現在不就是在處理麽。
等張英、樊能這次出兵真出了什麼事情,再告訴太史慈就行了,太史慈說不定還要讚歎朱衛的先見之明呢。
如此這一下午,朱衛倒也是忙忙碌碌的。
通過宴會搞定了曆陽縣城的大戶大族之後,朱衛便將遷移之令發布到全城各家各戶。
雖然很多曆陽的庶民百姓有些反對和不滿,但在大勢已定的局麵下,他們作為小老百姓也是沒辦法反抗的。
隨著那曆陽八大戶出麵動員之後,於是整個曆陽縣城都忙亂了起來,家家戶戶開始整理東西,準備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