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衛現在懷疑朱符死在交州的亂民暴動中,很可能就是士燮在暗中搞的鬼,就是因為朱符想奪權,而士燮不願意交出權利。
結果外來的朱符,自然不是地頭蛇士燮的對手了。
事實上在朱符死後,另外還有不少人被派到交州,結果不是死於叛亂,就是被強行驅逐,反正交州最終成了士燮掌控的領地。
這樣朱衛要是去了交州,等於是要和士燮的士氏家族爭地盤,除非朱衛是強龍,否則很難壓下士燮這個地頭蛇的。
所以朱衛最終還是選擇豫章作為根基之地,然後便又和王語嫣確定了豫章的發展規劃,想辦法在豫章發掘人口,解決人口問題。
當然,現在笮融從廣陵一路裹挾到豫章的百姓人口,或許也能想辦法保留下來,然後便也隻能把主意打在那些藏於山嶺荒野中的山越了。
就像是之前朱衛就考慮過的那樣,山越可以是一處不錯的兵源之所。
朱衛對王語嫣提出了孫權曾在曆史上做過的征討山越,收起精壯為兵,屯其老弱為田,從而發展豫章的方案,對此王語嫣倒也比較讚同。
當然,現在對於豫章地方上的士族、豪強之類門閥大族,朱衛還是不能輕易去動。
說起來在三國時期的北方很多地方,反而比南方治理起來更簡單,因為黃巾起義幾乎橫掃了中原諸多的州縣,絕大多數中小型的地方士族、豪強都被黃巾軍給清除了。
特別是曹操占據的兗州、豫州、青州,乃至於現在還屬於劉備、陶謙的徐州,能夠存留下來的士族、豪強之類門閥大族隻有原本的十分之一不到了,這樣在地方治理上,自然要容易些了。
可南方這邊大的戰事幾乎還沒發生過,所以地方上的士族、豪強之類門閥大族可算是盤根錯節,關係極為複雜,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局麵。
就像荊州劉表靠了荊州蔡氏和蒯氏支持,坐穩了荊州牧的位置,可相對而言付出的代價就是不能完全控製荊州各郡的實權,很多地方都處於江夏黃祖般的聽調不聽宣狀態。
這也是為何劉表在荊州已可算是“南接五領,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裏,帶甲十餘萬”的大軍閥了,最終卻還是一事無成,隻能做一個守成之主的原因。
劉表在這荊州之地,實在是隻有名義上的控製權,並沒有真正的實權啊。
後來曹操帶兵南下,荊州之地幾乎是望風而降,平白把劉表的十餘萬大軍都送給了曹操,其實也不是劉琮願意的,而是這些大軍本來就不在劉琮手裏啊。
可以說實際掌控荊州地方實權的士族、豪強之類門閥大族,根本就無所謂誰做主人,反正可以保存他們在地方上的權勢就行了。
當時曹操強勢而來,大有天下一統的意思。
這些荊州地方上的士族、豪強之類門閥大族自然不敢抵抗了,家族即是他們的依仗,同時也是他們的負擔啊。
可曹操是帶了幾十萬兵馬來的,所以這地方上士族、豪強之類門閥大族不敢抗衡,現在朱衛又能憑什麼來壓服他們呢。
若是朱衛對豫章地方上的士族、豪強之類門閥大族動手,那將會麵臨整個南方的士族、豪強所掌控的門閥勢力反抗。
朱衛自認自己現在根本沒能力,也不敢站在如此龐大的地方勢力對立麵。
事實上這地方上士族、豪強之類門閥大族掌控實權的狀況,特別是在南方,將會一直延續到了晉唐之時。
可見這麼多年,這麼多朝代都沒能消除的問題,靠朱衛現在的身份地位,又能奈之如何呢。
對於朱衛而言,現在反而是聯合地方士族、豪強之類門閥大族的勢力,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畢竟王語嫣、穆蘭也是王氏、穆氏之女,屬於士族階層。
哪怕是龐偃都是南陽龐氏的旁係族裔,甚至於朱衛這具身軀所在家族,雖然算是會稽寒門出身,可和吳郡的朱氏也有些關係,應該是吳郡朱氏的旁係族裔了。
另外這年月的寒門,其實也已經是高於普通庶民百姓的階層了,在地方上也算是有些身份地位的。
所謂寒門隻是家族中還未有人在朝廷上擔任過官職,故而隻是寒門,未登士階。
不過朱衛的便宜父親朱儁,也算是朝廷高官了,朱衛其實也已經不完全屬於寒門了,唯一就是尚未成就士族的家族傳承罷了。
現在想起來,在三國時期除了是黃巾賊出身的將領,可能源於真正的庶民百姓,其他能夠在曆史上留名的人物,大多都不是庶民百姓出身。
對此朱衛還能說什麼呢,為了一統天下的大業,那也隻能忍受士族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