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畢竟隻是私下之鬥,並不算是軍事上的什麼戰功,所以這次太史慈要是能立下功勞,那他就能在軍中提拔太史慈了。
太史慈聞言,雖然感覺這事情有些不靠譜,可也是他唯一的立功機會了,所以他考慮了一下,還是答應了下來。
當然了,太史慈也準備來見見朱衛,要是朱衛是一個能合作人,那就最好了,要是覺得朱衛不行,就是一個紈絝公子,那他索性就決定自己幹了。
反正劉繇在之前也對太史慈囑咐過,統兵的兵符必須收在太史慈手中,劉繇雖然給了朱衛兩曲之兵,可實際上這些兵士還是由太史慈統領著。
顯然劉繇也有些擔心朱衛亂來,白白送了這兩曲兵馬。
這樣把兵馬交在太史慈手中,若朱衛隻是個吹牛的,那太史慈便可以直接把兵帶回來。
對於太史慈,劉繇還是有些信任的,老鄉,自己人嘛。
這樣有了劉繇的交底,太史慈心頭也就有了底氣,並不是太在意朱衛的存在了。
不過,太史慈也想好好的利用這次機會,他和朱衛一樣,需要一個機遇來出頭,需要這個功勞在劉繇軍中有更好的發展。
所以太史慈自然不會把機會隨意讓朱衛浪費了。
說實話,太史慈此前也打探了一下朱衛的情況,對朱衛的印象感覺並不算怎麼好。
雖然朱衛的父親錢唐侯朱儁,也算是天下有名的軍事大家,可朱衛卻沒什麼名聲,據說隻是一個文弱儒生,並不擅長兵事。
這次也是為了給兄長報仇,急瘋了才會來尋劉繇借兵,又是在廳堂上被逼得沒辦法了,才誇下這樣的海口。
完全就是不負責任的亂吹牛嘛。
如此給太史慈的感覺,朱衛就是一個公子哥,以為打仗什麼的隻要按照書上的兵策說幾句就能定勝負的趙括,在太史慈內心中已經有八成心思是準備自己單幹了。
可在禮數上他還是要來見見朱衛的,畢竟這個機會也算是朱衛從劉繇這裏爭取來的。
太史慈覺得,最好就是朱衛自己識相,一切都交給他來主持,大不了就是帶這個公子哥出丹陽城,然後讓這個公子哥在安全地方等著他拿下曆陽縣城的消息。
可就在他等在驛賓館內客院門前的時候,卻聽到了裏麵朱衛對他的讚譽之言。
太史慈可以感覺這是朱衛的真心,並不是知道他在門口而故意說說的,然後再看朱衛穿了鞋子,急匆匆的來門前迎接自己,太史慈對朱衛的印象不免恢複了幾分。
至少這個朱衛還算是識人的,這樣或許能聽從自己的意見行事,應該不會拖後腿了。
當然,朱衛可不知道太史慈內心的變化,隻是打量了一下太史慈,感覺太史慈確實和他想象的人物很符合,便略有些激動的躬身見禮道,“衛久聞太史子義之名,今日得見,果是不凡!子義,還請快快入內說話!”
太史慈也急忙回了一禮,開口道,“慈虧不敢當,還請衛公子莫要多禮,公子請!”
不管怎麼說,朱衛也是錢唐侯朱儁之子,屬於官二代的身份,和太史慈這樣的寒門武夫相比,還是有些地位的。
所以朱衛如此禮遇太史慈,太史慈也不能完全無視了朱衛,可太史慈最終還是保留了幾分距離,以尋常的禮節平淡回應著朱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