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秋,明皇朱衛禦駕親征幽州,大軍號稱五十萬,在洛陽誓師之後,便浩浩蕩蕩北上了。
當然了,這所謂的五十萬大軍隻是虛數,其實這次朱衛北征幽州,除了他直屬的兩萬中軍天羽營外,便是帶上了龐偃、黃忠、太史慈、魏延四軍一同出征。
而到了翼州南皮這邊,朱衛也會帶上臨時駐守這邊防備袁氏三兄弟的張遼所部飛猙營的兩萬多騎兵。
這樣朱衛的北征大軍最終出動正規軍在十四萬左右,另外再加上工匠、後勤輔兵之類的人手約兩萬左右,其實總共也就是十六萬左右的規模。
此外這次朱衛禦駕北伐,將以賈詡、田豐為正、副軍師,此外還有諸葛亮、龐統、徐庶、孫權等等年輕一輩擔任參謀之類的職務。
這其中龐統是朱衛故意從西南祖郎這邊調來的,為此朱衛也是將原本在黃忠淮南營的魯肅替換龐統,到了祖郎新編玉狡營擔任長史。
這也表示朱衛在西南這邊的政策將以安撫為主,而不再挑撥蠻族內鬥,以增加地方人口了。
當然,相對於魯肅的能力而言,龐統更適合戰場上謀劃,再加上龐統在西南這邊也有了不少對付異族的經驗,現在將龐統調到身邊,也是用他這種經驗來對付烏桓、鮮卑人。
至於洛陽這邊有張昭、張紘他們這些內閣輔臣看護,暫時倒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不過洛陽這邊,其實還是由王語嫣在暗中主持大局了,反正朱衛已經有了嫡長子朱定,雖然現在他才一歲不到,但王語嫣完全可以憑借朱定來遙控洛陽這邊的局勢。
相對而言,朱衛更相信王語嫣,雖然這似乎也有幾分後宮幹政的意思,但王語嫣本身是有能力的,朱衛日後必然還會多次出征,那麼也隻有王語嫣更能讓朱衛對後方安心了。
好吧,這些也不多扯,隻說朱衛禦駕親征幽州的消息傳出去後,在幽州的袁尚、袁熙、袁譚三兄弟終於是有些坐不住了。
如今袁譚駐守在範陽郡涿縣,可算是在麵臨朱衛北伐的最前沿,而袁尚駐守漁陽郡的漁陽縣,相對而言在最後方。
可袁譚手下也就隻有七、八千的兵力,哪裏擋得住朱衛所謂的五十萬大軍來襲啊,故而袁譚第一時間便以去鮮卑支援的借口,直接撤兵去塞外尋找鮮卑王庭了。
這邊袁熙、袁尚兩人的兵力加起來也隻有三萬不到,此時見袁譚逃走了,他們雖然也有些懼怕朱衛的五十萬大軍,可終究還是不甘心直接放棄了幽州之地。
於是兩人便聯係了相熟的烏桓部族,從烏桓人這邊借來了三萬烏桓騎兵,繼而便主動到了範陽郡涿縣這邊準備迎戰朱衛大軍。
隻是朱衛這邊雖然也是聚起了大軍北伐,可在賈詡、田豐的建議下,朱衛還是先行給遼東公孫度送去了指令,要求公孫度帶兵從袁尚、袁熙之軍的左後翼發動攻襲,同時朱衛也要求馬騰聯係相熟的烏桓部落,從袁尚、袁熙之軍的右後翼發動攻襲。
至於朱衛這邊的大軍反而是放緩了北上的速度,雖然也是進入了幽州範陽郡的境內,卻隻是緩緩往涿縣逼近,吸引著袁尚、袁熙的注意力。
這一方麵是一種掏心戰術,另一方麵也是對於公孫度和馬騰所聯絡烏桓部族的考驗。
既然朱衛大軍已然來到了幽州,自然是要徹底將幽州納入中原的控製下,那麼遼東公孫氏家族自然不可能將遼東當作自家後花園。
所以這次公孫度若是識相,最好就是聽從朱衛的調用,然後接受朱衛對於遼東的管控,否則朱衛也不介意順便帶著大軍去一趟遼東,到時候遼東公孫氏能不能存在就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