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沮授、田豐知曉袁紹的本性,現在好不容易鼓動袁紹出兵南下,從而在這邊形成了和朱衛大軍對峙的局麵,一旦袁紹回到了鄴城,那再想讓袁紹出兵,可又不是那麼容易了。
以袁紹的優柔寡斷性子,絕對會出現更多的情況影響了袁紹做出出兵決定,到時候時機一拖延,那什麼都無法挽回了。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今袁紹大軍的士氣雖然因為戰事上的不順,因為天氣的影響有所衰弱,可畢竟也是在戰場上,隻要戰事一起自然可以鼓動出戰的。
現在要是袁紹一退兵,先就說天下人會如何想,不明真相之人一定認為朱衛大敗了袁紹、曹操聯軍,那麼朱衛在名望上頓時便抬升到無可匹敵的狀態。
天下人心也很可能會倒向朱衛,哪怕袁紹擁有袁氏四世三公的底蘊,可時至如今這個底蘊也將會被消耗殆盡,如此沒有了人心支持,袁紹又如何對抗朱衛。
最關鍵的是,袁紹這邊以退為進之策的前提,是以袁紹退兵之後,朱衛會轉頭攻向曹操為基礎的。
可要是朱衛先不攻曹操,而是先行攻打袁紹留在黃河北岸的軍隊,然後將戰事壓迫到河北,那麼朱衛隻要在這邊拖延住袁紹大軍主力,完全可以再分兵去打曹操,到時候袁紹卻拿朱衛毫無辦法了。
那麼這個所謂的以退為進之策,等於就是白白送給了朱衛先手,硬是將戰事放到了自家地盤不說,還有可能丟了中原大局。
當然,沮授、田豐一開始也算是知曉袁紹的脾氣,故而在勸說的時候相對還算是委婉,然而袁紹心頭已然想著回鄴城,而沮授、田豐的勸說畢竟也是以推測朱衛軍意向的無端之語,袁紹自然不能輕易接受了。
然後逢紀、郭圖、許攸也故意冷言冷語,說沮授、田豐便是想著鼓動袁紹出戰,從而獲得軍權、事務上的實權,因為隻有袁紹繼續在黃河前線,他們才能讓袁紹聽從他們的擺布,從而給他們更多的實權做事。
然而沮授、田豐這樣意圖掌控實權,又想做什麼呢?
當初袁紹是從韓馥手中接掌的翼州,可事後卻又逼得韓馥出逃自殺,可以說袁紹在這個事情上做的很不好看,而原本韓馥讓權給袁紹的時候,韓馥手下很多人都是不同意的,可韓馥還是一意孤行的做了。
可見最初翼州這些河北人士也是不怎麼歡迎袁紹入主的,然而沮授、田豐原本卻也都是韓馥帳下之人,他們更是河北名士,他們最初同樣也是反對韓馥讓出翼州的,那麼現在他們謀權會不會想著給韓馥報仇呢?
同時郭圖也故意說此前沮授在虎牢關前,先是任由文醜出戰而損,後又被朱衛大軍大敗而回,卻再次丟了領兵的大將張郃,兩次都是如此,是不是沮授故意想獲取兵權,才會故意陷害文醜、張郃……
如果您覺得《青龍三國》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