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劉備此刻倒也想和臧霸多接觸接觸,再給臧霸畫個空餅什麼的,拉近兩人的關係,再次讓臧霸能蟄服在他身前。
故而讓袁譚頂在前麵,他和臧霸在一起即可以拉近關係,也可以預防不測,若是戰事有什麼不利,他跟著臧霸這個地頭蛇,應該也能逃出升天的。
“此事……,菟裘聚太小,實是不能容納吾之兵馬,還是請玄德公幸苦一番吧!”
袁譚身為袁紹的大兒子,其實已經有三十五、六歲了,自小也是受到袁氏家族的培養,自然不是什麼笨人,他本來驅動臧霸、劉備一同出兵,就是想讓他們為前驅做炮灰的。
正如臧霸所擔心的那樣,袁譚本來也是想借機吞下泰山郡,將臧霸、劉備這兩股外藩勢力納入他的帳下,成為他掌控的勢力。
當初袁譚來到青州,便是一點點吞並掉了青州的大小勢力,才有了如今的聲勢,如今袁譚自然也看上了臧霸這股還算是不弱的泰山勢力了。
在袁紹這邊袁譚、袁尚二子相爭之勢已然出現,畢竟這很有可能是未來太子之位的爭奪啊。
袁尚因為長的漂亮,更得袁紹的喜歡,也就在袁紹身邊賣乖討好,尋求袁紹的支持,而袁譚則是有著長子的身份優勢,在大義上更符合人心。
所以兩人明爭暗鬥的,在袁紹下麵已經有些拉幫結派了。
袁紹或許也隱隱有些感覺兒子間的爭鬥了,可袁紹覺得自己年齡不大,還不用急著確定繼承人的問題,故而也就將長子袁譚放到了青州自立,而把喜歡的袁尚放在了身邊,算是緩和兩個兒子間的矛盾。
可這卻更讓袁譚心頭有些不安了,畢竟他遠在青州,而袁尚在袁紹身邊,那麼時間長了很難說袁尚會不會近水樓台先得月。
如今在袁紹的幕府謀士中郭圖、辛評、辛毗三人算是傾向於袁譚的,袁譚在青州能夠發展壯大,那辛氏兄弟也是幫袁譚出謀劃策了不少。
可是袁譚帳下的武將卻不多,如今的張南、呂威璜也隻是袁譚要出征徐州,袁紹臨時性指派來輔助他,並不是袁譚真正的心腹部將,更像是袁紹派來分兵權的。
故而袁譚本來就是想借助這次的徐州戰事,將泰山郡的臧霸收入帳下,至於劉備這邊,畢竟是漢室宗室的身份,袁譚倒也隻是想著可以收服最好,不行的話,至少留個好關係。
袁譚想著自己若是能壯大一些實力,便可以讓袁紹看到他的更多幾分能力,最終會選擇他成為繼任者。
可這也不代表著袁譚願意頂在前麵,成為庇護臧霸、劉備的炮灰啊,所以袁譚自然不會答應劉備這樣的請求了,說實話現在袁譚對於劉備帳下的關羽、張飛二將很是眼熱,他倒是希望劉備被朱衛大軍擊敗,隻能依附到他名下,那麼他倒是有機會可以將劉備帳下的大將納為己用了……
如果您覺得《青龍三國》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