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兩處戰場的發展(2 / 2)

畢竟這種洞屋車打造起來相對容易,哪怕是沒有車輪,讓一群人抬著走,也能起到一個移動堡壘的功效,其實也就是用木頭構造一個可以藏兵的移動房屋而已。

這樣就算是破壞了一輛洞屋車,袁紹軍也很容易重新打造出來,故而還不如隻是殺傷躲在裏麵的袁紹軍兵卒更具有實際意義。

原本若是城牆的話,那位於城牆上的守軍確實沒辦法攻擊到躲在洞屋車內的敵軍,可現在隻是營寨的營牆,守軍還是可以透過營牆木柱間的縫隙,看到躲在洞屋車內的袁紹兵卒,自然也能攻擊到他們的。

這樣哪怕是袁紹軍兵卒用大盾、小盾的擋箭,卻也能阻攔他們填埋壕溝,尋機射殺他們了。

不管怎麼說,就算是袁紹軍填平了軍寨營牆外麵的壕溝,等袁紹軍發動總攻的時候,朱衛軍還是有營牆的防禦優勢,到時候發石車這樣的防禦利器,也能發揮更大殺傷力了。

再退一步說,那營牆被袁紹軍推到了,事實上朱衛軍也能退到後麵新打造的營壘處,完全可以借助這樣層層防禦的戰術,盡可能的消耗袁紹軍兵力。

反正在袁紹軍沒能弄出什麼快速突破朱衛軍防禦的手段前,雙方也就隻能進行這樣耗費兵卒的性命強攻戰術,又或者是互相耗後勤,看哪一方的後勤糧草不足,哪一方隻能先行退兵。

於是在黃河北岸這邊,朱衛軍、袁紹軍的戰事就這樣略微僵持著,雙方的攻防戰還是需要花費一些時日才能有什麼結果的。

至少在袁紹軍正式發動強襲戰之前,如今雙方每日的兵力消耗也就不到千人而已。

與此同時,在虎牢關外這邊曹操也是回到了軍中,指揮軍隊發動了對龐偃、諸葛亮所駐守朱衛軍寨的攻勢,隻是曹軍同樣遇到了朱衛軍極具殺傷力的防禦反擊戰術。

曹操可不像袁紹般有十多萬大軍為底氣,他這次雖然帶來了五萬精銳主力和兩、三萬的輔役民夫,可若是像袁紹軍般每日在進攻戰上消耗數千兵力,隻怕不用多久他的兵力都會死完了。

故而曹操在強攻兩日,發現這樣對兵力的損耗太大之後,卻也是換了一種進攻的戰術。

曹操在朱衛軍寨外的弓箭射程範圍,築起了一些足有三、四層樓高的土丘,繼而將弓箭兵放到土丘之上,借助居高臨下的優勢往朱衛軍寨內射出火箭,想用這種方式讓朱衛軍修築在虎牢關外的軍寨不攻而破。

不得不說曹操在軍事上的能力確實要強於袁紹,他這種方式雖然有些耗時耗力,可對於他自己兵力的損耗卻減到了最低。

麵對曹操這樣的進攻戰術,朱衛軍中雖然有發石車這樣的防禦利器,可畢竟有距離上的限製,完全沒辦法反製曹軍的進攻。

除非是朱衛軍這邊主動衝殺出去,可那樣就丟了防禦優勢,隻能和曹軍在虎牢關外硬碰硬的對戰了,對此龐偃是有些想法的,可諸葛亮是不讚成的……

如果您覺得《青龍三國》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