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益州這邊,朱衛決定讓法正、李嚴、張鬆分別擔任文職政務的官職,他們三人都是有軍師屬性底子了,所以他們的能力治理益州也是足夠了。
可朱衛暫時也是不會在益州任命新的刺史,故而法正、李嚴、張鬆三人的官職差不多,倒也能讓他們三人互相牽製。
原本的投降聯盟到現在自然已經解散了,接下來就是他們在朱衛內部的互相爭寵爭權了,故而暫時讓他們平級,反而能讓他們互相督促,更好的做事情。
而在益州朱衛已經安排了祖郎的越山營為主要駐軍,那麼原本隸屬劉璋的軍將們,基本上也都被朱衛要調出益州另用了。
隨著劉璋的投降,原本屬於劉璋帳下的吳懿、吳蘭、張任、雷銅、黃權、龐毅、嚴顏這些擁有將軍級軍事底蘊的人才,以及其他如董和、馬漢、冷苞、楊懷、高沛之類普通武將,自然也都算是隸屬在了朱衛名下。
這些人中,朱衛將龐毅、嚴顏、董和、馬漢四人歸入了祖郎的越山營,依舊讓他們留在益州為將。
至於其他人,基本都以調用他們到洛陽支援的名義,將他們調到了洛陽取用,同時也包括了益州原本屬於劉璋名下的軍隊。
這其中龐毅統領的三萬“東州軍”此前便已經投降了朱衛,如今朱衛將龐毅調到越山營後,這三萬東州軍卻是改讓張任、黃權、吳蘭、雷銅四人統領。
隨後他們將由甘寧的江蛟營通過水路運送到荊州,再從荊州南陽而走廣成關、大穀關,支援到洛陽這邊。
另外還有原本趙韙掌控的三、四萬集結在成都的軍隊,將要經過整編淘汰之後,挑選其中的精銳和甘寧的江蛟營一起,走水路通過伊闕關的伊河到達洛陽,從而到洛陽重新編製他們的去處。
至於淘汰下來的兵卒,倒也可讓留守益州的李嚴負責安置他們屯田之類的事宜,也能作為地方守備軍使用。
可以說這次益州所得到的這些人才中,除了法正、李嚴、張鬆三個軍師級人才外,其實也就張任、黃權、嚴顏是屬性最好的軍事人才。
不過嚴顏現在已經五十歲了,故而朱衛不打算讓他太過勞累的離開益州,參與到接下來的中原戰事上,這才讓他加入越山營,留在了益州發揮餘熱。
而張任如今才三十一歲,黃權是三十八歲,都是正當壯年,朱衛自然不希望他們埋沒在了益州,希望他們能在接下來的中原戰事上發揮能力。
所以朱衛才會第一時間讓張任、黃權先帶著那三萬東州軍到洛陽了。
至於吳蘭、雷銅兩人也都是有將軍屬性底子的,隻是和張任、黃權相比略差一些,可他們同樣隻有三十一、二十七、八歲,自然也是可以重用的人才。
剩下就是吳懿了,這吳懿的屬性底子算是中庸型,不過年齡也已是不年輕的五十四歲了,故而朱衛沒有讓他離開益州的打算。
這吳懿原本帶著楊懷、高沛有八千兵力駐守在梓潼郡迎戰張魯的張衛軍所部入侵,如今既然益州歸屬了朱衛,那麼張衛自然也不可能再行向益州用兵了,所以梓潼郡這邊理論上是沒什麼戰事了。
可實際上朱衛還是需要吳懿暫時駐守梓潼郡,以防備張魯這邊的用兵……
如果您覺得《青龍三國》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