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淨水:經活性炭等過濾的飲用水,在過濾有害物質的同時會對礦物質等有益元素進行保留,但過濾芯必須保持幹淨、定期更換,才能保證水的“體質”穩定。
3.礦泉水:采自地下深層流經岩石的地下水並經過一定處理的飲用水,以含有一定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為顯著特征,對人體的新陳代謝有益。
4.礦泉水優劣辨別:商標上印有水中的離子含量,一般鈣高鈉低的搭配為上品,另外還標注了鎂、鉀、硫酸根等微量元素含量的為最佳。
5.礦物質水:礦物質飲品不是礦泉水,礦物質是人工添加的,在配比上有難度,營養價值不如意。
6.山泉水:山泉水也不是礦泉水,因國家尚無相關標準,“體質”並不穩定
7.富氧水:富氧水為人工充氧,水中氧的溶解是有飽和度的,並非越多越好。
8.蒸餾水:水在煮至100℃沸點後,在高溫殺菌的同時,一些沸點小於100℃的有害物質也會留存下來,如沸點為70℃時氯化碳就無法過濾掉。
九、人離不開水
最初的生命在水中誕生。億萬年前,在極其偶然的情況下,一些物質在水中以一種特定的形式碰巧結合在一起,於是,地球上第一個單細胞生命誕生了。它也許就是今天我們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祖先。
水是一切生命的基礎。水無色、無味,並具很好的滲透力,是一種很好的媒介及載體。是吸收、儲存和傳導自然界的能量與共生訊息給生物體的最重要的媒介物質。是生物體內一切物質交換的媒介。
以人為例,人們咀嚼食物要唾液,消化食物要胃液、腸液、膽液等,這些消化液絕大部分都是由水組成。人體在整個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有毒物質和廢物需要排出體外,如大便、小便、出汗、打噴嚏、呼吸等等,都需要有水才能進行。人體如果沒水,則養分無法吸收和輸送、廢物不能排出、血液不能運行,體溫不能調節,體內各項生理活動無法進行。水參與了生物體內所有的生理生化過程,生物體內缺水達一定程度,生命就隨之中止,因此說水是生命之源,和陽光、空氣一樣,是生命不可或缺、最基本、最必需的自然資源。
1.人在不同的時期體內的含水量
人是被水創造的,胎兒時期水在人體中占百分之九十,嬰兒時期水在人體中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成年時期水在人體中占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老年時期水在人體中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現代醫學證明“人的老化是細胞幹燥的過程”由此可見,水對人的重要性。
2.人體中各器官的水分含量
眼球中水分占百分之九十九,血液中水分占百分之八十三,腎髒中水分占百分之八十二點七,心髒中水分占百分之七十九點三,肺中水分占百分之七十九,肌肉中水分占百分之七十六,腦中水分占百分之七十四點八,皮膚中水分占百分之七十二,骨中水分占百分之二十二
3.當人身體失水百分之二十就會致死,所以每天正常時需要一升水,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 水可以維持細胞形態,增加新陳代謝功能、調節血液和組織液的正常循環、溶解營養素、使之易於吸收和運輸、幫助排泄體內廢棄物、散發熱量調節溫度、使血液保持酸堿平衡、電解質平衡。
生活小貼士:
一般而言,人每天喝水的量至少要與體內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人體一天所排出尿量約有一千五百毫升,再加上從糞便、呼吸過程中或是從皮膚所蒸發的水,總共消耗水分大約是二千五百毫升左右,而人體每天能從食物中和體內新陳代謝中補充的水分隻有一千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一千五百毫升水,大約八杯左右。
很多人往往在口渴時才想起喝水,而且往往是大口吞咽,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喝水太快太急會無形中把很多空氣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脹,因此最好先將水含在口中,再緩緩喝下,尤其是腸胃虛弱的人,喝水更應該一口一口慢慢喝。
一天當中飲水的四個最佳時間:
第一次:早晨剛起床,此時正是血液缺水狀態。
第二次:上午八點至十點左右,可補充工作時間流汗失去的水分。
第三次:下午三點左右,正是喝茶的時刻。
第四次:睡前,睡覺時血液的濃度會增高,如睡前適量飲水會衝淡積壓液,擴張血管,對身體有好處。
溫馨提示:早上起來的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果汁、可樂、汽水、咖啡、牛奶等飲料。汽水和可樂等碳酸飲料中大都含有檸檬酸,在代謝中會加速鈣的排泄,降低血液中鈣的含量,長期飲用會導致缺鈣。而另一些飲料有利尿作用,清晨飲用非但不能有效補充肌體缺少的水分,還會增加肌體對水的需求,反而造成體內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