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時代新的起跑線上
卷首語
作者:李滿春
這是一個大時代,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徹底結束了近代以來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多舛命運,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是大時代最鮮明的特征。今天,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我們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站在新的起跑線上。
“擎旗自有後來人”。習近平總書記用“趕考”、“接過曆史的接力棒”、“取得‘接力賽’中我們這一棒的優異成績”,揭示了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奮力開拓的曆史使命和重大擔當。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卓越的政治智慧,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用“全麵深化改革”設計和建設中國,讓中國夢真正成為“我們的夢”和“我的夢”,展現了我們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製度自信。
“炬赤旗舞萬裏紅”。這個火炬和旗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萬裏紅”的根本標誌就是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思想路線、群眾路線,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也是人民的幸福線。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既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要充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奠定強大的物質基礎,構建強勁的精神文化動力。順應和應對新形勢下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必須堅持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充分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牢牢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始終是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的根基,這是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我們必須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打鐵還需自身硬”,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特別是新形勢下我們黨麵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要求我們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麵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始終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尤其是要創造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的“四個尊重”軟環境,為全麵深化改革、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而今一掃紀新元”。讓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麵深化改革的總設計、總部署和總目標成為現實,必須堅持運用曆史唯物主義,係統、具體、曆史地分析中國社會運動及其發展規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真正做到“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把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緊密結合起來,在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關係中,加強頂層設計;大膽而又科學地摸著石頭過河,在腳踏實地、尊重實踐中,不斷取得和深化規律性認識,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新勝利。
“年年後浪推前浪”。新的起跑線上的賽跑,不隻是我們黨的接力賽,而是一個民族、國家和地區、行業甚至是每個人都要積極參與的接力賽。古人說,“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我們滿懷豪情地期待和預言,在大時代新的曆史起跑線上,我們黨領導的人民群眾就是真正的英雄和偉大的中國力量,是“非常之人”,一定會成“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