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年,男人開始進入人生的黃金時代,肩負重任,工作壓力大,工作節奏快,家庭的負擔也比較重,時間安排緊。生理上,中年人處於生理功能的全盛時期,也是開始進入衰老的過渡期,身體經曆著從盛到穩定、並開始衰老的巨大變化過程。與青年相比,中年男性的基礎代謝率隨著年齡增大逐漸下降,肌肉等實體組織也隨年齡增長而減少,脂肪組織隨年齡增加而增多;消化、循環係統功能逐漸減退,開始逐漸出現消化係統疾病,比如慢性腸胃炎、潰瘍病等,體內的抗自由基能力也逐漸減弱,心血管內壁逐漸缺乏彈性,易患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在40歲以後,視力、聽力、感覺、嗅覺等也開始降低,情緒不穩。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中年後期,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都開始出現減退功能現象。抗體生成減少,各種抗體都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機體出現變異蛋白質,免疫識別係統也會將此作為異體蛋白而產生自家抗體,血液中還會出現抗原抗體複合物;細胞免疫功能也減弱,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自然殺傷細胞的殺滅能力都開始減弱;免疫監視係統對發生癌性突變的細胞的監視功能減弱,這種變化在50歲左右和50歲以後都變得非常明顯。這就是40歲後的中年人常常感到心力交瘁、易患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癌症,發病率在40歲前後達到高峰期。
不過,中年時期若能達到合理營養,對延長中年期、抗衰老和延壽都有重要意義。中年男性的營養要求如下:
1)能量:根據不同的勞動強度,中年男性對能量的攝入量要適當。隨著年齡增高,應適當減少能量攝入,40~50歲減少5%,50~59歲減少10%,以維持標準體重為原則,超重者應注意適當控製能量攝入,並增加活動以消耗過多的能量,減少脂肪堆積。
2)蛋白質:在保證蛋白質供應的基礎上,要選擇優質的蛋白質。對於中年男性來說,雖然對蛋白質的需要量比年輕人要少,但生理機能卻逐漸減退,是麵臨健康挑戰承受疾病最多的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對食物中蛋白質的利用率也開始下降,隻相當於年輕時的60%左右,而對蛋白質分解卻比年輕人高。因此中年男性的蛋白質供給應豐富、質優,供應量也要多一些。
3)脂肪:中年男性體內負擔脂肪代謝的酶和膽酸逐漸減少,對脂肪消化吸收和分解的能力也日趨降低;而且過多攝入脂肪還容易導致肥胖。因此,適當控製脂肪的攝入是有必要的。
4)碳水化合物: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是來自糧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麵、根莖類食物等。所以每天的主食隻要能滿足身體的需要量即可,再多吃些蔬菜、水果,提供身體所需的纖維素即可。
5)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等,都是人體新陳代謝所必需。中年男性的消化吸收功能已經開始減退,對各種維生素的利用率低,容易出現出血、傷口出血、傷口不易愈合、眼花、潰瘍、皮皺、衰老或各種缺乏維生素症,所以每天必需有充足的維生素供應。
6)無機鹽和微量元素:鋅、銅、硒等微量元素是人體生理活動所必需的重要元素,參與人體內酶和其他活性物質的代謝。中年男性容易出現某些微量元素的相對不足,如缺鈣,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等。
7)水:水是參與人體內一切代謝活動的物質,所以每天應注意多喝水,有利於消除體內代謝產物,預防疾病。
健康課堂:
有的人吃很燙的食物咀嚼自如,毫無懼色。這種習慣很不好,因燙食能使口腔粘膜充血,易造成潰瘍,還會破壞粘膜保護口腔的功能。高溫燙食對牙齦和牙齒也有害,易造成牙齦潰爛和過敏性牙病。燙食還會損傷食道粘膜,刺激粘膜增生,留下的瘢痕和炎症,長久下去可誘發癌變。此外,經常吃過燙食物會破壞舌麵的味蕾,影響人的味覺神經,使人食欲逐漸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