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馨說:“她會喜歡的。我會跟她說這個粥的好處。”
“好吧。我來準備。”耳靈搖頭。現在,做飯時,有時會讓他頭疼的。
耳靈家的八寶粥,準確的說,耳靈做的八寶粥,不是市場上的那個,應該比那個要好,原料不一樣。說白了,就是雜糧飯。說它是稀飯,卻不稀,說它是幹飯卻不幹。兩不像。在有些地方,把這種飯叫成二合頭。
以前,關馨最不喜歡這種飯了。現在,卻要做這種既不稀也不幹的飯招待秦月莎。這讓耳靈奇怪,甚至有點匪夷所思。
做這種飯,要有耐心。
在熬製的過程中,能給人不少遐想。
關於粥的好處,古人有評價: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乃粥也。
耳靈是在研究疤結問題時學會熬粥的。在這以前對粥給人的好處,耳靈不以為然。以前呢,幾乎天天要去酒店,不說山珍海味,也是葷素一大桌,粥是什麼,沒了印象。
耳靈注重熬粥,並不是因為圖省事,也不是圖省錢,而是圖身體健康。
別小看這種兩不像的飯,可是養生之一寶。裏麵的東西不下10樣,比市麵上賣的八寶粥要好許多,裏麵的內容多,而且原汁原味,不帶添加劑。黑豆、黃豆、蓮子、芡實、薏米、花生、紅棗、燕麥、小米和枸杞。
做法是,先把前八樣混雜了洗淨,用熱水或冷水浸泡半個小時,然後放入電飯鍋中煮開,切斷電源,過半個小時後再接上電源,燒開,再切斷電源,過半個小時後,放入小米熬上半個小時多,同時,要不時的攪動,防止結鍋底,在認為可以斷電之前,放入枸杞,即可。
熬製的過程是急人的。在熬製時,人不能離開鍋,得在旁邊站著,等著,等開鍋,等鍋中雜七雜八的東西翻騰。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曾自擬煮粥的標準,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
後來,耳靈改用新一代的電飯煲,有煲粥功能的那種,麻煩就少了許多。起碼的,不用一直站在一邊守著。
對於耳靈做出的這種飯,秦月莎會如何想呢?
關馨對秦月莎的態度有了變化,不冷不熱的。耳靈作為一個旁觀者,能夠看出來。這也隻能是怪關馨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
秦月莎似乎看出關馨的這種情緒。
“關馨,你怎麼了,跟耳靈吵架了?”秦月莎把關馨拉到一邊,悄悄的問了。
雖然耳靈和她們有一段距離,秦月莎的問話,耳靈還是聽見了。
“沒有。”關馨反問:“我幹嗎要和他吵架?”
秦月莎問:“那你這是?是不是不歡迎我?”
“沒有啊。我幹嗎要不歡迎你來?再說了,我們住著的房子,本來就是你的。歡迎不歡迎,應該由我來說的。”
“那你,像是不開心。”
“我生自己的氣。”
“遇上什麼事?”
“什麼事也沒遇上。”
耳靈在一邊,聽著她倆的對話,覺得十分的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