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打算補救(2 / 2)

有人附和了耳靈的說法。

“就是,原料不好。”

耳靈說:“大的飯店,原料應該沒問題,做法上有問題。”

有人問:“你在飯店做過?”

耳靈說:“沒做過,但我知道。”

有人問:“你說做法上有問題,有什麼問題?”

耳靈說:“大家都喜歡下館子吃飯,總覺得家裏的菜色香味不那麼過癮。”

“就是。”有人應和。

耳靈說:“飯店裏的菜好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飯店裏做的菜會過油,有些幹脆就是油炸處理。比如說,做地三鮮的時候,土豆、茄子都要在油裏過一下,撈起來,然後再二次炒製,所以既不會變黑,又特別明亮、香濃。”

車子裏人不少,顯出擁擠。就是這種情況下,還是有人往耳靈這邊擠過來。看得出來,擠過來的人是想聽耳靈的說道。也就是這時,耳靈受到了啟發,這是他與大家互動的好機會。耳靈想到了就要開的講座,就下意識的運氣了。這是個預演的機會,要好好把握一下。

“在飯店裏,無論是蝦仁還是肉絲,統統都要先扔進油鍋裏,洗一個滾油澡,然後下鍋和其他材料一起炒。”耳靈明顯的提高了聲音,說:“不過,麻煩也就這樣產生了。過油要用至少小半鍋油。餘下的油怎麼辦呢?當然是倒回油罐裏,下次接著用。這種油,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被加熱,這和炸油條長時間受熱的炸鍋油差不多了。”

對於耳靈說的這一點,有人可能知道,有人不知道。知道的隻是淡然處之。不知道的睜大了眼睛。

耳靈說:“對於這種油,食客們並沒有太強烈的反感情緒。唯一的埋怨,就是它口感有點粘、有點膩,不像新油滑爽。這種反複加熱的油對身體的傷害相當大。”

這時候,麵對這些求知欲很強的人們,耳靈的情趣被調動起來,有點小小的興奮。關馨用手碰了耳靈一下。耳靈明白她的意思,是要他不要這樣引人注目。耳靈沒接受她的提醒,繼續說教。

“來自國外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對受訪家庭用油,特別是油炸後的剩油進行了測定,有數百份樣品,同時還調查了這些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結果發現,油的極性程度越高,受熱之後裂變程度越高,家庭成員得高血壓的機率就越大。也就是說,反複加熱的油會增加人們患高血壓的危險。”

公交車到站了,沒人下車。

有人上車。

耳靈的聽眾又增加了。

車子啟動。

有人提醒耳靈。

“再說、再說。”

耳靈說:“研究人員還發現,用不飽和程度特別高的油,比如葵花籽油,要比用橄欖油做炸鍋油時的效果更強。大家有一種誤解,認為橄欖油不能加熱,大豆油可以加熱。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橄欖油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而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這些油種,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脂肪酸的不飽和度越高,它們的耐熱性越差,受熱時更容易發生氧化聚合,對人體更為有害。”

“你是做什麼的?”有人問耳靈。

耳靈笑了笑,沒正麵回答。

“你怎麼知道這麼多,說的這麼專業。”

有人質疑耳靈的專業水準,很正常。現在的假貨多,說假話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