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笑了一笑,說:“聽了叔的一番話,我很感動。”
沙薇質疑:“爸說的是個傳說,我怎麼沒有感動?”
白犀的反應很快,已經有了確當的說詞。
“以前,我沒有聽過這樣的傳說。現在聽叔這樣一說,覺得挺感動的。過年,竟然是祖先們做出了犧牲,用生命換來的。”
沈雯為白犀的這個說法,也有了感動,說:“小白這孩子,心地就是好,這樣善良。”
沙薇沒有表態,身子卻在晃動,有些得意的樣子。
年夜飯結束,桌麵收拾幹淨,擺上了瓜子、糕點和水果。大煤爐中又加了炭,是無煙的焦炭。煤爐旁邊有一袋子這樣的焦炭,是白犀為過年用弄來的。門窗關嚴了,屋子裏也就比較暖和了。貌似一家子的四個人,隨意的閑聊著,看著電視。
央視的迎春晚會開始後,給這間屋子裏的四個人帶來不少的笑聲。
一首《春天裏》,觸動了白犀的心靈。這首歌是一個農民工組合唱的,他聽了後竟然歎氣。
沙薇就坐在白犀的身邊,聽到了那聲歎息,就問:“你怎麼了?”
白犀說:“我喜歡這首歌。”
沙天亮說:“這首歌不錯。我也喜歡。”
沙薇說:“原唱不是他們。”
白犀是第一次聽這首歌,扭頭看沙薇。他問這首歌的原唱是誰,沙薇告訴了。他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這個組合會火起來。”
“那是當然。”沙薇附和,並說:“我是他們的鋼嘣。”
沈雯聽見了兩個年輕人的對話,就插了話,問:“什麼鋼嘣?”
沙薇告訴,說:“就是粉絲呀。”
沈雯搖頭,說:“現在的年輕人,就是想得出。”
沙薇進屋去,拿出筆記本電腦,擺到桌麵上,在百度裏打上“旭日陽剛”,一下子就蹦出一大串的條目。她讓白犀過來看。
白犀湊到電腦前,看百度百科裏關於這對農民工組合的介紹。看完這段文字時,白犀竟然流下了眼淚。
沙薇感覺到身邊人的情緒,側臉看了,嚇了一跳。
“白犀,你怎麼了?”
“啊。哦。”白犀收斂住自己失控的情緒,說:“沒什麼。我是為他們感動。”
沙薇搖頭。她沒有想到,白犀竟然是這樣的多愁善感。
白犀說:“剛的這番話,隻有我懂。”
沙薇問是什麼話。這上麵有為少的話。白犀指了。竟然是這一段話,沙薇看過,沒有什麼特別感人的地方。
“……劉剛說,一些人冷眼看他,認為當流浪歌手很愚蠢,是不務正業。親戚也對他回去做點正經事兒。劉剛卻說,他是陷入了自己和自己打仗的狀態。自己一無所有,年齡一天天增長,唱歌也許沒有什麼出路……”
其實,使白犀感動的不僅僅是這一段文字,而是這段文字前的:滿腹委屈無人可以訴說,漂泊多年依然生活在別人的城市裏,還有那未知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