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辦公桌前坐下,李大土在想,商量事,什麼事。明白了,經理是想做最後一次思想工作。其實,經理不要費這麼大的神,他已經做好了走人的準備。
在招聘會上,他跟兩個單位簽了意向性的單子,不是合同。這邊裁員名單公布,就去那兩家談。當時,錢芙蓉對他這樣做,提出意見,說是你太小心謹慎,裁員的事還沒有定下來,你就這樣,怕什麼呀,你又不是沒有本事的人,怕什麼呀,怕。
這就又想到錢芙蓉。現在,李大土有事無事,經常會想到錢芙蓉。這個女孩身上有一種特別的東西在吸引他,甚至有點迷戀,但,顯然還不是愛情一類。胡思亂想,理不出是什麼,一種類似霧中看景的狀態。
眼睛瞅著報紙上的內容,心裏想著關於錢芙蓉的一切過往。結果是報紙上的內容是些什麼,沒有看進去;想和錢芙蓉相處的過往,也是沒有過往的內容。
又翻了一頁報紙,眼睛一亮,一行大號黑體字映入眼簾:業主把房扔給銀行不要了
怎麼回事?細看,認真地看過。原來是房價跌成了負資產。
據報道,李小姐年初在某樓盤開市時按揭購買一套小麵積的房子,隻有40多平方米,開盤價每平方米是1萬1千多元。現在,倒好,這個樓盤售價每平方米隻有6千多元,跌幅超過40%,這筆帳一算,李小姐決定斷供。這套房子現價賣不到30多萬元,可是李小姐付了首付款後,現在還欠著銀行40多萬元。
看過這則消息,李大土搖頭。他心想,這個房地產商的心地壞啦,房價設定也太離譜了,跌價竟然有這麼大,地產商要賺多少錢啊。
這則消息的旁邊還有一文,也引起了李大土的興趣。標題是:我親曆的五次經濟泡沫,說的是一個客座教授,他親身經曆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五次經濟泡沫。這個,李大土不能不看,他要知道是怎麼回事。
看過,明白了,是這五次。第一次,1987年的香港股災,他的一個老師,由於股市泡沫,從身家千萬的富豪變成街邊擺地攤的小販。第二次,1992年的日本股災,證券部的員工跳樓。第三次,1997年香港股災,他手下的一個秘書,隻好把已經付了80萬首付款的房子白白地送給了銀行,因為這套房子現價隻值80萬元,可這個秘書辦的是按揭,如果繼續月供,還要付160萬。第四次,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一個有3億元身家的總經理成了窮光蛋。第五次,就是眼下的全球金融危機。
看了這兩個消息,李大土在想問題。帶著問題,他又反複研究了這兩個消息。還沒有想出些眉目時,發現這是一個時差上的錯誤。他看的居然是一份幾年前的舊報紙。不知是誰的,把這份舊報紙夾在當天的報紙中。
下班時間到了,同事們都離開了辦公室。有人叫了李大土,說下班了,別研究了,要研究,明天再來研究,有的是時間。李大土應聲,說這就走,這就走。其實,他記著經理的話,等經理叫他。經理就在裏麵一間,想必已經聽到他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