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校園文化下的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
學術交流
作者:羅誌慧 文美華
【摘要】圖書館是大學校園的文化地標,深入有效地開展閱讀推廣,是圖書館的責任和義務。本文分析了現高職院校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闡述了開展閱讀推廣的必要性,提出了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的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圖書館;校園文化;閱讀推廣
校園文化是一種氛圍、一種精神,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是學校形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而圖書館是學校的文化信息中心,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保障,與校園文化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高職院校近年來興起的冷漠現象,不僅僅存在於教室,也存在於圖書館。
在高校圖書館門庭若市,讀者去圖書館還要排隊占位、搶位,而高職圖書館卻是門可羅雀,已成為讀者可來可不來的消遣場所,更談不上好的文化氛圍,圖書館急需宣傳自己,推廣自己。
1.高職院校學生閱讀和推廣存在的問題
1.1 思想認識不到位
眾所周知,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都由多所中專合並而成的,圖書館的基礎比較薄弱,藏書層次較低,館員素質不高,領導重視不夠,館員服務往往隻是局限於指引讀者到某一位置查閱所需圖書,日常的工作僅僅是借還書籍、整理書架等,層次高一點的圖書館會把自己當做學術研究機構,開展跟蹤服務、專題文獻服務、為重點讀者服務等,但輕視文化傳播和大眾性的閱讀推廣。大部分的高職圖書館都會延用傳統的辦館模式,數字圖書館與數字資源發展緩慢,閱讀推廣也隻是簡單的書目介紹、新書推薦、新生入館教育等服務,沒有做更深層次的閱讀推廣服務。
1.2 沒有建立長久機製
由於領導和館員的思想認識還不到位,所以閱讀推廣在很多高職院校都沒有建立一個長期有效的活動機製,始終作為一個輔助性、臨時性的工作。有些學院雖然利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舉辦了讀書節,或者平時開展了一些閱讀推廣活動,但組織的不是很到位,活動內容簡單、時間也短,不注意收集信息和讀者的反饋意見,閱讀推廣缺乏理論指導,經常是虎頭蛇尾,這樣就容易使閱讀推廣變成可有可無的工作,隻有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活動機製,閱讀推廣才能長期持續的堅持下去。
1.3 推廣工作無經費保障
閱讀推廣的目的是使每一位讀者有其書,每一本書有其讀者,雖然這和學院的資源建設、教學科研一樣重要,但因領導重視不夠,再加上經費緊張,總是以各種理由不給圖書館投入經費,所以圖書館開展一次活動很難,除每年世界讀書日期間開展點活動外,像閱讀欣賞、專題講座、這些影響較大的活動,高職院校一般很難開展。
1.4 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90後的大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網絡。到了大學,真正擁有了自己的電腦,擁有了較多自己可支配的時間,也沒有父母的約束,特別是近幾年職能手機的興起,很多學生就會宅在宿舍,沉迷於網絡遊戲、上網聊天之中,壓根就不想看書,更別說到圖書館閱讀了,圖書館想盡各種辦法也無法激起他們的閱讀興趣。
1.5 閱讀存在盲區
高職院校讀者中,學生的主要來源有高中畢業生也有部分初中畢
業生,文化程度不同。那些初中畢業的學生,成績優異的進入高中,進入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學習狀況處於中等偏下水平。由高中畢業進入職業技術學院的基本上都是普通高校落選生。不論是來源於初中還是來源於高中,他們中的大多數基礎較差,自主學習能力不強,他們所吸收的信息一般僅局限於自己喜愛的某種方麵獲取信息,具有較大的盲目性,文學類圖書受到學生寵愛,其中武打小說受到男同學的追捧,女同學則沉浸在言情小說之中,借閱專業書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