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證明,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或直接補充維生素C,將有助於降低先兆性子癇的發病危險。這也是孕婦需要多吃水果和蔬菜的理由之一。
究其原因就在於,一般認為,先兆性子癇是由於對血管的氧化作用而引發的,其罪魁禍首就是人體正常生理過程中產生的自由基。
顯而易見,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氧化作用對人體造成的損傷。
為了證明這個原理,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對109名患有先兆性子癇的患者、259名健康婦女,在妊娠前後的飲食情況作了全麵研究。
研究表明,分娩前1年內每天蔬菜和水果進食量少於5種的產婦,發生先兆性子癇的危險性要高出2倍;每日維生素C攝入量不足85毫克的產婦,發生先兆性子癇的危險性也要高出2倍!
研究表明,不管妊娠期婦女的年齡大小、熱量攝入情況如何、肥胖程度,分娩時血液中的維生素C水平最高者與維生素C水平最低者相比,先兆性子癇的發病率隻有1/4.
研究人員認為,這個結果從生物學角度看是能夠解釋得通的。因為多吃水果和蔬菜,能夠降低其它一些疾病的發病危險,尤其是由於氧化作用而引發的慢性病,其中包括心髒病89.
由此可見,分娩前1年內的婦女,多吃水果和蔬菜是很有好處的。不但食用的水果和蔬菜品種要多(5種以上),而且還要維持一定的攝入量(每日85毫克以上),以達到理想效果。
減少胎兒羊膜過早破裂的危險
胎兒羊膜過早破裂是非常普遍的常見病,而且往往會給孕婦分娩帶來危險。
根據墨西哥科學家的最新研究報告,孕婦在妊娠期間加量服用維生素C,可以降低她們在分娩時遇到的危險,尤其是減少胎兒羊膜過早破裂帶來的危險。
究其原因就在於,羊膜是由膠原質構成的,而維生素C則能幫助加固這種膠原質,從而有助於防止胎兒羊膜過早破裂。
更不用說,由於以下兩點原因,妊娠期婦女更需要補充維生素C了:
①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在人體內的存留時間不長,多餘的維生素C會迅速排出體外;
②胎兒發育本身需要占用不少營養,所有妊娠期婦女體內的維生素C以及血漿中的其他許多營養物質水平都會下降,所以她們更有理由補充更多的維生素C。
預防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維生素B12是人體三大造血原料之一,與另一種造血原料四氫葉酸之間有著密切關係——如果孕婦體內缺乏維生素B12,就會降低四氫葉酸的利用率,從而導致“妊娠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繼而引起胎兒最嚴重的先天性缺陷。
所以,孕婦需要補充維生素B12.補充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預防,即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平時注意攝入適量含維生素B12豐富的食物;
二是治療,對於有缺乏維生素B12傾向或症狀的人,應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維生素B12製劑等。
懷孕後3個月內慎用維生素
婦女在懷孕期間服用藥物會影響胎兒發育,那麼服用維生素是否也會有這種不良影響呢?科學研究表明,過量服用維生素,無疑會產生這種不良影響。
科學家指出,長期而大量地服用維生素C會導致流產;長期而大量地服用維生素A,會導致嬰兒骨骼畸形、泌尿生殖係統缺損、硬齶豁裂;長期而大量地服用維生素E,會使胎兒大腦發育異常;長期而大量地服用維生素D,會導致胎兒的大動脈、牙齒發育出現問題……
在這裏,孕婦補充維生素究竟是福是禍,關鍵不能漏掉前麵的定語“長期而大量”。與此同時,由於剛開始懷孕的3個月,正是胎兒器官發育最活躍、最重要的階段,所以,這個時候服藥包括服用過量的維生素,對胎兒的危害最大,需要引起密切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