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很多人害怕乘電梯了(1 / 1)

心理門診

這幾天,“電梯吃人”事件引起社會熱議,電梯、滾梯這些日常工具,竟成為“殺人工具”,人們紛紛對其產生恐懼情緒,心想以後還怎麼敢坐電梯啊。有網友說:“今天看見有人乗電梯時,行至最後一個台階都會大步跨過擋板,更多人選擇不坐電梯,似乎都患上‘電梯恐懼症’了!”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貴教授介紹說,人們所說的“電梯恐懼症”其實是一種焦慮狀態。“電梯吃人”事件本身給人緊張恐懼的感覺,再經過公眾反複渲染,給事件蒙上一層恐怖色彩。加上網絡上你一言我一語的評論,以一種反複心理暗示的形式,讓事件的影響擴大化,最後每個人心裏都有一種焦慮症狀。

袁勇貴指出,最近的公共安全事件,容易誘發公眾廣泛性焦慮,這些影響對絕大部分人來說會逐漸消失,但是小部分情緒敏感、心理耐受力較弱的人就可能產生焦慮。不過這些恐慌、焦慮通常是一過性的,隨著事件的淡出,恐慌也就會慢慢消失。但這種焦慮狀態並不是焦慮症,隻有連續發生6個月以上,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才是焦慮症。產生焦慮症狀時,首先要了解焦慮的來源,進而自我緩解,尋求自我放鬆的方法,通過調整呼吸,讓自己安定下來。當出現的焦慮情況對生活造成負麵影響時,就需要到醫院看心理科醫生,進行係統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