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輪回(1 / 1)

“走吧。”

“嗯。”

一行十數人,卻隻憋出了這幾句話。是的,本來就沒什麼好說的,他們隻是順應十年前那位偉大的伊斯藍的信仰者所想,到了這裏,看到了這一切。無論是誰(除了巴格達迪和布德豪斯),終究不可能料到,此行,竟見證了全球最精彩的一次好戲,大部分人永世難見的盛景。

美帝的君主夢破滅了,核彈造成的損失足以讓他們倒退十年,不,要更多,最起碼在二三十年之內,美國是再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了。與美帝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的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等最終也沒能得到什麼好下場:他們就算再興風作浪,在嶄新體係的聯合國麵前不過是班門弄斧,還要承受至少五個大國的怒火。最終他們的下場,就像一戰失敗後的奧匈帝國一樣,二戰失敗的德國,日本一樣,鴉片戰爭中失利的華夏一樣。

然而他們,在命運輪回的齒輪下,終究無處藏身。

他們隻有低頭忍氣吞聲,在談判席上坐在戰敗國的一方,默默地聽著戰勝國給他們的判決。這個殘酷的世界沒有收容所,你失敗了,那麼你就會被拋出局,被瓜分被瓦解但聽天命。華夏當年敗了,得了個被列強瓜分的下場;德國敗了,凡爾賽條約出來了;美國現在敗了,對國際的影響力沒了,他們這些站在美國身後的小弟能有什麼好下場?

最終,每個國家得到了他們應有的——或是賠償,或是割地——不一定是別人給你,也有可能是你要交出去的。華夏得到了台灣和日本大部分省市的所有權,管理權;德國吞並了捷克和波蘭;英國恢複海上霸權,租借越南99年;俄羅斯收下了美國的阿拉斯加……另一邊,印度等國家雖然沒有被完全吞並,巨額的戰爭賠償款仍壓得他們抬不起頭。

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美國被除名,理事國換成了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美國所侵占的大片領土失去大半,可是仍未回到原來土地所屬的國家當中,被各個戰勝國分贓。具體的分配,恐怕還早著呢。

此役,被命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每次世界級的戰爭,不都是在輪回嗎?

幾人登上飛機,然而已經不是他們當初來的那一架,此時送他們回去的,可是華夏總理的專機,順道送他們回去,都是本國人嘛,既然目的地相差不遠,相送一程又何妨?

“我們,還有必要下去嗎?”隔著窗戶,鴻莫名其妙地說了這麼一句話。

飛機很高級,還有電視,新聞裏播出這樣一段:

“日本經濟已經瀕臨垮台,絕望之下,對華夏x市發動了核襲擊,是為大和民族,最後的絕唱。”

看著下麵一片廢墟,鴻輕輕說了一句:

”現在,這一切是不是輪回呢?“

是的吧,國家和國家之間又開始互相侵吞,這跟一戰二戰是不是一樣?跟數十年前的鴉片戰爭是不是相仿?當年美國在廣島長崎各自扔下一枚核彈,今日華夏竟也遭受到同樣的待遇。不是輪回,又是什麼……呢?

現在,誰是凶手,就不再重要了吧。

如果整個x市都遭毀滅,那麼誰是凶手,誰是屍體,就不再重要了吧。

—————————————————————第一卷,完——————————————————————

作者感言:

感言?這是在扯淡嗎?沒有。

就是沒有,完全沒有。

不過預告一下下一卷是什麼那還是沒問題的。

想必有很多人都忘記了鴻還是個初三的學生,沒錯,下一卷寫的就是校園篇。然而此校園非彼校園,沒有青春勵誌,沒有校園愛情,有的,隻是鴻與各方綠茶婊的周旋,無良老師的對抗。

鴻所在的學校雖然不差,但是離優秀仍是有一段距離。因而這個學校學生的素質強不到哪裏去,畢竟,有更好的選擇,誰會在這種一流算不上,二流略勉強,三流之上的學校?前文提到,這是他的一個小小的……興趣愛好。據他本人講:“我熱衷幹的事情,便是以平民的身份,看看社會的黑暗,以及在權勢和金錢麵前顫抖的鼻涕蟲。”

鴻本身的學習絕對算不上好,初一初二的時候教的比較簡單,鴻總能在前五徘徊。到了初三,鴻的學習態度一落千丈(其實是因為整天熬夜出去找警察玩),雖然說成績還能算是不錯,總之已經掉出了前茅。沒辦法,辦案太忙,而且同學之間的共同語言太少,不是所有話都能隨便說的,就算說了,也不一定有人會信。

這很正常,我說我晚上出去看到世界大戰你丫會信?多數人是不屑一顧,頂多“切”一聲就過去了,還有一小部分人呢,態度多半是這樣的:啥?你說啥?扯淡。說你熬夜上網吧真實度還高一點。

然後,在新的一卷裏頭,我會侵犯很多人的姓名權,然而我並未征得他們同意,在此表示抱(嘲)歉(諷)。

啊哈哈哈哈,不能再說了,再說我以後就沒得寫了。

一個大寫的“第一卷完”。

See_you_again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