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遷聽後大怒,若是牛渚丟了,則退路被斷,於是留下蘇桓攻城,帶領太史慈去援馳牛渚。
吳景、笮融出陣相迎,趙遷罵道:“大膽吳景,何不早降?”
話未說完,吳景身後一將,催馬出陣,乃是其部將於糜。
趙遷這邊,太史慈抽出雙戟,大喝一聲,催馬迎上。
戰不三合,太史慈一戟打在於糜後背之上,瞬間,於糜口中噴出一口獻血,申請委頓,跌落下馬,沒慌亂的馬蹄,踩碎了頭顱。
太史慈連看都不看一眼,準備撥馬回陣。
而吳景的另一名部將樊能,見太史慈背對自己,突然縱馬出陣,想要偷襲太史慈。
“將軍小心,背後有人暗算!”趙遷陣中有人高聲提醒道。
太史慈忽然回頭,正見樊能策馬而來,冷哼一聲,將鐵弓從馬頸出取下,將箭搭在弦上。
弓開如滿月,箭射似流星!
樊能大為驚駭,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被射中,翻身落馬,死於非命。
吳景軍隊上下皆為驚駭,趙遷趁機發動攻擊,吳景大敗,半數軍士投降。
走投無路之下,吳景與笮融徑往江夏,去投奔劉備了。
趙遷平複牛渚之後,還兵複攻秣陵,親自來到秣陵城下,招諭薛禮投降。
然而,領趙遷沒想到的是,城牆之上,竟然射下一支冷箭,趙遷為躲避這支冷箭,在馬上一個趔趄。
眾將大驚,連忙一擁而上,護送趙遷回營。
城牆上的薛禮不知是否射中了趙遷,正疑惑的時候,突然傳來消息,趙遷拔寨起營,正在徐徐退兵!
薛禮連忙派出斥候打探,得知的消息竟然是,趙遷被一箭射死!
於是,薛禮當機立斷,連夜盡起城內之軍,與副將陳橫一同,出城追殺。
大約行至十裏,忽然四周伏兵盡起,趙遷一馬當先,高聲喊道:“本相在此,反賊安敢抵抗天軍!”
薛禮手下軍士震驚無比,盡棄刀槍,拜於地上,陳橫撥馬便逃,被太史慈一箭射死。
薛禮則被手下軍士斬殺,將頭顱獻給了趙遷。
趙遷下令,休殺一人,整頓排編,移兵進入秣陵,安輯居民。
消息傳到孫策處,孫策極為震憤,奈何之前合淝一戰,損兵折將,元氣大傷,無力援救。
程普上前一步,道:“主公,某願領本部人馬,前往抵擋,一為主公抗敵,二為吾兒報仇!”
自從程谘被殺,程普便整天想要攻打趙遷,孫策歎了口氣,道:“如此也好,吾隻能給老將軍三千兵馬,可前往吳城,抵擋趙遷。”
程普跪拜在地,道:“末將定以死相報!”
於是,程普帶領三千人馬,星夜趕往吳城,接手吳城防務,不幾日,趙遷大軍便也趕到。
程普遣部將周到駐兵烏程,以擋趙遷鋒芒,趙遷則派蘇桓為先鋒,攻打烏程。
周到欺蘇桓年輕,兩人戰於楓橋之上,結果十餘合之後,被蘇桓一道斬落水中,烏程遂被攻破。
隨後,趙遷水路並進,大軍包圍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