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垂釣不是為了魚(2 / 2)

袁紹和沮授思考了一番點了點頭,算是認同穆良奇說的話。

“那二位是為魚而來,而非垂釣!”

聽到這句話,袁紹和沮授臉上有些掛不住了,我們為魚而來?我堂堂翼州州牧會為了這幾個破魚?開什麼國際玩笑!

袁紹忍著怒火,問道:“我家中富裕,尚不缺這幾條魚,怎麼會為魚而來呢?”

“既然二位不是為魚而來,又何必問這裏是否是釣魚寶地呢?隻要有河,處處都是寶地!”

袁紹和沮授陷入了沉思,是啊,他們既不是為魚而來,又何必要在乎魚多少呢?他們缺那幾條魚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他們隻是想借釣魚來舒緩一下自己近日的煩躁心情!

袁紹行了一禮,說道:“齊兄大才啊!此話頗有哲理!那,假使齊兄在此呆坐了一天,並無釣到一條魚,心中不會氣餒嗎?”

穆良奇笑道:“這釣魚是漫長的一個過程,但是總有一個魚兒會咬上鉤,而我這漫長的等待就是為了那一刻,若是我在那一刻失去了機會,那麼之前所有的等待全部都白費了,所以現在的我,不在釣魚!”

而是在模擬人生!最後半句穆良奇沒有說,他也不想說,有些事不說永遠都要比說強!

說實在的袁紹和沮授也聽的有些似懂非懂的感覺,雖然覺得穆良奇說的很有哲理,但是還是有些不太明白!

想了想,還是不管了,在這釣魚再說吧。

袁紹和沮授從不遠處搬來一塊兒石頭,將魚具都弄好後,開始垂釣!

兩個時辰過後,穆良奇已經釣上十幾條魚了,而且都是那種比較大的草魚,可能是因為這是古代的緣故吧,愛好釣魚的並不是太多。

這裏是護城河流,平時也就一些文人雅士來此釣魚,而且釣的也不是太多。這還是相對於黃巾之亂之前,現在的文人雅士更加傾向於去考慮如何增加自己的才華,或者說掌握更多的權力,誰會像穆良奇一樣無事來這釣魚呢?

至於漁翁嘛,這裏是內陸,而且地處北方,北方喜歡吃魚的並不多,所以漁翁自然少了,而且河流不多,所以作漁夫而來養活自己是更本不可能的。

要是放到現代,釣個一個月多不一定有這樣的成果!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問我,作者你寫袁紹這段到底有啥意義呢?我們來打個比方,現在三國的情勢呢,就相當於一個市場,在這個市場,袁紹和公孫瓚相當於有一個很大的潛力股的上市公司,而曹操隻能說是附庸在袁紹公司手下,類似於一個子公司的存在,除了袁紹和公孫瓚之外還有很多比曹操有勢,比曹操強的公司。按照我們現代就業的心理,我相信古代人的就業心理也大多跟我們相同,肯定先選擇大公司,大公司不合適或者說上升空間不夠,才會選擇小公司,對不對。而現在穆良奇的狀態就是在觀察,雖然他是一名穿越者,他知道曹操未來的成就,但是我想任何一個人都不喜歡順應天命,總想幹出一番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穆良奇更想知道袁紹到底有沒有一絲絲可以挽救的可能,或者投靠的可能!還有就是,界橋大戰,涉及黑山張燕,翼州袁紹,兗州劉岱,幽州劉虞和公孫瓚,徐州陶謙,荊州劉表,南陽袁術,涉及的方麵特別的廣,所以通過一個界橋大戰,更好的看出各個諸侯的具體模樣,還有就是為未來下一場大戰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