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州清河郡鄃縣,一座大宅內
“主公,你考慮的怎麼樣?”一個謀士模樣的人急切的問道。
“我……我還是不能下決心啊!”
這謀士姓潘名昊字子日,本為太學一學生,因為二十年前年的時候觸犯了權貴,不得不隱居家中躲避災禍。
當地士族季氏趁黃巾亂起,以防備黃巾為名,招募名士作為謀臣,招募家兵,養精蓄銳,靜待天時,以圖謀大事!
在招募名士的時候,正好聽聞潘昊閑居家中,家主連忙重金聘請潘昊出仕,收為家臣。
潘昊也被那時家主的誠心所感動,多次出謀劃策,為季家的勢力壯大提供了不少幫助!
現在正在勸的是當代家主,季雍,所勸何事?
這事情的起因還得從一個月前家兵的一個偶然發現說起。
卻說季家與幽州一世家世代交好,並與那世家相互聯姻,現在家主的妻子正是那世家之人。
公孫瓚攜大軍南下盤河,著實把翼州所有的世家震了一震,紛紛去派家兵打探消息,以選擇站隊。甚至有些世家直接向公孫瓚投降,暗中向公孫瓚效忠的也不在少數,看好公孫瓚的,自然不少,季家亦在此列。
季雍派家兵帶著夫人寫的家書,送往遠在幽州的娘家,打聽下情況!
這家兵倒也機靈,知道現在巨鹿郡邊細作密布,若是從那裏走非常容易被誤會,可能會被兩軍以為對麵的細作,而追殺!
故他從清河郡進青州,從青州取道直上渤海,意從渤海而進翼州。
就在他到青州與渤海邊境路上時,忽然尿急,將馬拴在樹下,跑進樹林裏小解,回頭準備繼續前行時,正好看到有三個騎兵模樣的人牽著馬在不遠處路過。
那名家兵立馬找個地方躲藏起來。
不知是那家兵幸運還是倒黴,那三名士兵直接坐在家兵的不遠處,休息,卻並沒有發現身後的家兵。
家兵大氣不敢喘的安靜聽他們說話,深怕被他們發現。
其中一個人喝了口水囊,說道:“真不知那些將軍怎麼想的,竟會派我們前來這裏刺探軍情!走了半天沒看到半個人影,哪來的什麼敵軍嘛!”
有一個人迎合道:“是啊,明顯就是消遣我們嘛!”
“別這麼說啊,我最近聽說了一件事,我們來這裏巡邏可能與這件事有關,你們可千萬別說出去啊!”
另外二人立馬來了興致,忙問道:“什麼事?我們保證不會說出去!”
“對,對!”
“我有一個表親在公孫將軍那個當親兵,那日正好輪到他在營外站崗,他親耳聽到公孫將軍準備派一軍進攻青州,我們來此怕就是為此事而來!”
“進攻青州?不是打翼州袁紹嗎?怎麼攻打青州呢?”
“那些大人的心思豈是我等可以猜測的,否則我們也不會這麼辛苦的來此處刺探軍情!”
“也對,想必大人必有安排!”
“休息夠了,我們也該走了!”
“嗯!”
“嗯!”
家兵安靜的聽完他們的講話。等他們三人上馬走後,才敢走出來,跑到另一邊,騎上馬,也不去幽州送信了,在他看來,他剛剛聽到的消息無比的重要,若是即時的稟報家主,必能夠得到豐厚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