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是上無片瓦遮天,下無半寸立錐之地。
張家人沒法,隻能在附近尋了一處低矮的山丘,與周圍村落的鄉親們擠在一處。大夥兒都是經曆過生死的人,但凡聽到是家鄉口音的,也不管對方長什模樣,一概當成親人,幫著安置,分些吃食。“隻要有我的一碗湯,就分你半碗。”張金仁深受感動,無以為報,便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醫術。
這樣的日子,說不定還是可以活命的。隻是,從北邊、西邊逃難路過的人比前幾日更加的多,神情也更加焦急。山丘之上,人心每天都在動搖,大家心中都十分清楚,契丹人就要來了,可惜礙於生計艱難,隻能一籌莫展,無力規避而已。
果然,大家天天“思念”的契丹人真的騎馬來了,且趕來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大家的預期。
“你們快看,那裏有騎兵。”張昭度拉著弟弟跑回棲身的簡陋窩棚,氣喘籲籲地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父母。
隻見數百個騎著高頭大馬、身穿獸皮、盔甲,持著武器的騎兵出現在西邊的地平線上。這些人全不像中原人的打份。馬兒很健壯,也絕不是中原地區那種瘦瘦的馬。這群騎兵快如閃電,待人們隻看到一行小點的時候,騎兵的隊伍就開始分散開來,一左一右向山丘後方繞行。
張金仁的腦袋嗡地響了一下,“他們這是要包圍我們。”驚訝的這一會兒工夫,一支利箭就側著張金仁的耳朵飛過,紮在了窩棚的木板門上。
“契丹人來了,契丹人來了……”山丘之上,人們炸開了鍋,紛紛棄了所有東西,向東邊狂奔。張金仁抱著齊賢,孫氏拉著昭度,也夾雜到人群中。
騎馬的果然是契丹人,且是剛從開封方向出來的。這些個騎兵有說有笑,說的都是聽不懂的言語,他們不緊不慢地追趕過來,完全一副從容打獵的模樣。
一陣箭雨襲來,箭頭從背後紮入,又從前胸鑽出。許多中箭之人撲倒在地,向前翻滾,抽搐幾下就不動了。
在騎兵的圍追堵截下,向東逃竄的隊伍,折向東南方。再向前跑個半裏地,還有一條河流橫在眼前。契丹騎兵是有預謀的,就是要把人向死裏趕。
逃命中,張金仁腳下被倒地的中箭者絆了一跤,懷中的齊賢摔到半空中,小身體在空中翻了一個跟頭後,臉朝下爬在了地上,整個臉埋到泥濘中,沾染成一個泥蛋蛋。
“我的兒,沒事吧?”張金仁追上去撈起齊賢,不等齊賢嚎出聲,繼續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