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水遞鋪夫之洞居人家(2 / 2)

雜樹草叢間,有一條彎曲的石板鋪成的小路通向這些木屋。王常走進去後,喊道:“有人嗎?有人嗎?”

沒有人回應。雜物隨意地堆放在地上,沒有人收拾,看來此處有些荒廢了。

許久,一位老翁突然從一間木屋中探出一顆腦袋。

王常見了趕緊喊道:“老人家,你別怕,我們就是路過的,在此避一避雨,等雨停了,我們就走。”

“哦,你們隨意吧。”老翁見到是兩位道士,且長相也不像壞人,這才放鬆警惕,蹣跚著走出木屋,轉身到屋外的水池中取水。水池緊挨著木屋,水是山泉水,很是清澈。這是當地人最擅長的一種引水方式,他們利用毛竹將山泉水一路引到家中,既方便,又省力。

“老人家,我幫你打水。”張齊賢走上前,從老翁手中接過一個木桶,替他打了一桶水。

“老人家,為何隻有你一人住在此處?”張齊賢問道。

老翁不願多說話,張齊賢便繼續再問,可老翁依然沉默。

張齊賢察覺到老翁許久沒有吃東西,連忙讓王常取了一塊餅,遞給老翁。

老翁眼睛一亮,搶到手中,就著山泉水,狼吞虎咽起來。

老翁連吃了三塊餅後,終於開口道:“飽了,飽了,多謝!”

張齊賢又問道:“老人家,這裏為何隻有你一人居住?其他人呢?”

老翁緩緩回道:“我們這裏原本也有七八戶人家,他們就在這湘水上跑船。前段時間,官船跑的少了些,他們就接了一次貨船。可是,老天偏偏又下雹子又下雨,結果,船在湘水中撞到礁石,當場就落水淹死了兩人,剩下的幾人雖然活了下來,可船上貨物卻損失了。後來,鋪兵們就抓了人,要他們以命抵那船主的債。”

老翁抹了一把眼淚,繼續說:“鋪兵們帶著船主過來抄了一回家,我們這幾戶的女人、孩子怕被牽連,能逃的早就逃了,就剩我這把老骨頭,走也走不遠,想死也死不掉,就隻能在這裏過一天是一天了。”

張齊賢、王常聽了,一起心痛起來。

“他們在湘水上跑船,可是為官府遞送文書?”張齊賢追問道。

老翁回道:“是啊,我們這幾戶沒得選擇,生就是水遞鋪夫的命。”老翁撩開一縷白發,露出右側臉龐。老翁指著臉上的烙印說:“你看看我臉上這個,就是為了防我們逃走,故意烙在臉上的。”

張齊賢和王常又是一陣驚愕和心酸。

張齊賢出身貧寒,自然知道民間疾苦,可卻不知道民間居然疾苦到如此地步,著實讓人心寒了。張齊賢心中不悅,暗想:“看來州衙中的那些個公吏,大有瞞上欺下之輩,州境之內發生了這等事情,堂堂通判居然不知情。”

張齊賢更加覺得自己有些失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