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興國二年正月,沉寂了近四個月的大宋朝汴京城再次熱鬧起來。剛剛坐上龍椅的新任皇帝趙光義開科場,廣羅天下仕子。正月初七日,趙光義親禦講武殿,取進士第呂蒙正、李至、張宏、張齊賢、王化基、王沔、溫仲舒等一百九十人。初九日,又試諸科,得二百七十人,並賜及第。這還不夠,趙光義又下旨著禮部遍閱貢籍,將連續十五次參加科考而未中第者共一百八十四人並賜出身,由吏部委派官職。這一科,總計為大宋朝新增了五百人才。新皇帝如此大手筆,膽略超凡,遠勝隋唐,就連剛剛駕崩的太祖皇帝都相形見絀。
龍飛榜一連放了數日,汴京城中的權貴、大富之家們望眼欲穿,將尚未娶妻的才子們團團圍住,爭著搶著要把女兒嫁出去。一般的市井小民則圍在茶樓、酒樓中,看著熱鬧,嚼起了舌根。
在汴京城一處普通的店家中,一位身著灰色儒服的年青人坐在臨床的桌子旁,獨自悠閑地品著酒。桌上還擺了一盤豬肩肉、三碟時蔬菜。年青人麵帶微笑,靜靜地聽著臨桌的四位客官嚼舌根。
其中一人說:“我聽說城東宋家將女兒嫁了一個將近五十歲的進士,哎喲,這佳人才十七八歲。”
另一人問道:“莫非這女兒的父親與他的女婿一般年紀?”
“正好是同年呢。那位佳人我也正好見過,小臉蛋生的甚是清秀,哎,可為惜之,可為惜之!”
這四位客官一起歎息半天。
身著灰色儒服的年青人抿了一口酒,繼續聽著。
又一人說:“我這還聽了一些關於狀元呂蒙正的事情,我聽說他父親與他母親不合,父親一狠心,便將他母子趕出家門。這母子無依無靠,便隻能在一處寺廟的寒窯中度日,這一住就是十多年。想如今呂蒙正蟾宮摘桂,高中狀元,這父子再相見,該是如何,我很期待呀。”
身著灰色儒服的年青人嘿嘿幹笑一聲,旁邊的四位客觀目光掃過,沒把這年青人看在眼裏,繼續嚼舌根。
那人又說:“要說這些進士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洛陽的張齊賢了。”
“我也聽說了,去年太祖皇帝西幸洛陽時,就是這個張齊賢當街攔下了太祖皇帝,並向太祖皇帝獻了十條治國安邦的策略。太祖皇帝采納了其中四條,可這張齊賢不幹了,非要說十條都是好的,他居然與太祖皇帝爭執起來。後來,太祖皇帝一怒之下,將他打出了殿外。”
“如此看來,這張齊賢堪稱一個人才。隻是不知此人長什麼模樣?”
那人回道:“我聽說他很能吃,向太祖皇帝獻策時,就吃了八九盤牛肉,這食量啊,他一人能頂四五個人呢。”
“這麼說,那張齊賢難道是個四五百斤的大胖子!”
身著灰色儒服的年青人一口酒沒有咽下去,竟然噴了出來。
旁邊一桌的四位客官閃身至一旁,指著這年青人責備道:“你這廝怎麼如此無禮?”
年青人趕緊起身賠笑道:“多有冒犯,多有冒犯,還望幾位仁兄海涵,隻是剛才聽這位仁兄說張齊賢是個四五百斤的大胖子,我實在是忍不住想笑,故而失態了,失態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