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醫療用藥(1)(2 / 3)

使用瀉藥禁忌

(1)不可長期靠服用瀉藥排便,否則造成對瀉藥的依賴,一旦停藥,排便更加困難。另外,長期使用瀉藥會造成鈣及維生素損失,導致維生素缺乏症。

(2)有下列疾病的患者忌用刺激性的瀉藥:①患腸道出血、機械性腸梗阻、診斷未明的急性腹痛患者,用藥後會掩蓋病情,耽誤診治;②腹膜炎病人用藥後有並發腸穿孔的危險;③極度衰弱及脫水病人用瀉藥後可使失水情況加重;④孕婦、產婦、經期婦女用藥後可引起盆腔器官充血;⑤年老體弱者慎用刺激性瀉藥。

(3)便秘患者避免使用具有抑製腸道蠕動、消化道括約肌痙攣和具有收斂作用的藥物,如鎮靜劑、阿托品、顛茄、普魯苯辛等解痙藥及含鋁、鈣的製劑。

忌亂服人參

要知道,凡藥都有一定副作用,人參也不例外。認為人參可以“包治百病”是不對的。臨床上服用人參同樣必須遵循一定的適應症和禁忌症。中醫認為人參性甘溫,功效以補氣為主,專治屬氣虛的疾病,凡陰虛火旺、實熱證和濕熱證者都屬禁忌範圍。

據研究,連續或過量服用人參可能引起失眠、體重減輕,甚至可能出現水腫、腹瀉和血壓升高等。

不僅如此,人參使用不當還會引起更嚴重的中毒,據報道,一般正常人內服3%人參酊200毫升就可引起中毒症狀,輕者表現為吐血、咽喉幹燥,繼而全身出現玫瑰疹、衄血、眩暈、瘙癢、體溫升高、頭痛等,如果服用量過大,甚至還會導致死亡。近年來,因生活水準提高,濫用人參的現象普遍存在,專家們認為,應該加強合理使用人參的宣傳,以克服其濫用現象。

胃疼忌服止痛片

止痛片含有非那西丁、乙酰水楊酸、咖啡因,如果大劑量服用則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並能促使胃酸分泌,胃酸再次對黏膜及潰瘍產生強烈刺激,致使胃腸炎症加重,潰瘍出血。因此胃疼病人企圖用止痛片止痛是不應該的。

忌沒病亂吃藥

一個健康的孩子如果服過多的營養藥並無好處。比如有的家長怕孩子消化不好,便給他們經常服用胖得生、多酶片等助消化藥。其實這些消化酶,在正常情況下胃腸道是能分泌的。如果無病則長期服用,反而會減低自身的分泌功能,久而久之,會造成消化功能失調。

有人隨便給孩子大量服用魚肝油,其結果造成維生素D或A的中毒,中毒後的症狀甚至比缺乏維生素D或A還更嚴重。

臨床上還發現嬰兒由於服用一定數量的至寶錠、妙靈丹等以朱砂為糖衣的中藥,因此造成類似急性汞中毒的病狀。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是陰陽失去平衡,即:機體內環境失去平衡的結果。藥物的作用正是調整這種不平衡。但在健康情況下,人體陰陽是平衡的,隨便吃藥可能會打破這種平衡,甚至引起疾病,所以在沒病時忌亂服藥。

氯黴素滴眼液忌放在明亮的地方

氯黴素滴眼液是幾乎每個家庭常備的抗菌素類藥,它是無色的澄明液體,沒有刺激性,如在滴眼後立即密塞瓶蓋並裝入避光的原包裝小盒子置於陰涼處保存,直至用完該支眼藥水(大約1個月內)也沒有刺激性和變色變質,但如果用後隨便放在不避光的地方,則在5個小時後,刺激性便產生,溶液漸漸變淡黃色,滴眼刺痛,其效價也有所降低。曝光時間越長,色澤越深,變質越嚴重。

目前藥廠生產的氯黴素眼藥水,有的已注明“置遮光的容器內密閉,在涼處保存”,而有的藥廠沒有注明“遮光保存”。有的藥廠為了節省,采用大包裝,一個塑料盒內裝120支,出售單位把蓋子打開放於櫃台裏,雖然該產品變色緩慢,但曝光時間長,買回來已有刺激性。

雖然藥典收載的氯黴素滴眼液沒有提出避光保存的要求,生產單位應在包裝盒上注明避光保存,並且忌用大包裝,患者應注意此藥應避光保存。

忌常服止痛片

止痛片,即索密痛,此藥中含有非那西丁、氨基比林、苯巴比妥、咖啡因等。其中非那西丁,臨床上發現可能引起間質性腎炎、腎乳頭壞死。在引起腎炎的同時,血壓往往會緩慢地升高,夜間小便次數也會逐漸地增多,並逐漸出現輕度水腫或貧血,有的病人還伴有消化道潰瘍、肝損傷、白血球和血小板減少等病症。如果不及時停藥,可引起腎功能衰竭,出現尿毒症,甚至還可能誘發腎盂癌和膀胱尿道腫瘤。另外,非那西丁還可能引起紫紺、溶血性貧血,對視網膜也將產生一定毒性。氨基比林在貯藏過程中也可能自然形成亞硝胺化合物從而成為致癌物質。臨床上用得比較多的安乃近與氨基比林一樣,同屬吡唑酮類藥物,雖能止痛,但也能引起粒細胞缺乏症、再生障礙性貧血、大汗虛脫、過敏反應等危重病症。

配藥禁忌

酵母片忌配胃舒平

酵母片忌與胃舒平同吃。因酵母片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在堿性環境下很容易被破壞,而胃舒平正是一種堿性藥物,二者如果同用可使藥效降低。

痢特靈忌配苯丙胺、麻黃堿等藥

(1)痢特靈忌與麻黃堿、苯丙胺、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左旋多巴、多巴胺等同服,否則會引起嘔吐、惡心、腹痛、呼吸困難、腹瀉、頭痛、頭暈、運動失調等不良反應,嚴重者可導致心律失常、抽搐、神誌不清、心肌梗塞、胸出血、高血壓危象等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