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也在靜靜的看著他,心道下雨呢,能不能快點啊?他終於開始喊話。
“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你們能來災區我們軍人很欣慰,我叫趙營長,我代表軍人和當地老百姓感謝你們的到來,大家鼓掌,歡迎大學生……。” 這位營長手上拿著個小型的喊話擴音喇叭,回頭吩咐一起來的幾十位軍人鼓掌。
“嘩嘩……。”
我們這些大學們首先送上鼓掌,對麵的子弟兵也一樣,大家一起拍手,氣氛很熱烈。
趙營長揮了一下手,我們便停下動作,聽他給大家安排任務。
“我們的任務大致有三種,首先建議女生幫我們廚師做飯,並給大家送飯,幫忙洗衣服打掃之類,主要在後勤上忙乎。
男生的話主要幫我們裝沙袋,由我們子弟兵送到壩頭,還有一種活目前最缺人手,恐怕你們幹不了,就是往四裏外的水壩背沙袋,每袋大約五六十斤。”
需要從四裏外取沙土? 可見水情嚴重超過大家想象,同時需要背著送沙袋,而且五六十斤重?可見條件艱苦。
據我所知,這裏的水壩豁口很大,因為地勢高低不平,很多地方造成水流喘急,非常的難治理。除此之外,碰到水裏漂浮僵屍屍體,還要打撈上來進行深埋和焚化消毒處理。
從營長的安排來看,我們隻做協助工作,重頭戲還要靠他們。如此說來,大家幾乎不需要奮鬥在危險的前線,這跟我們來時想象的不一樣。
那營長繼續道:“這些工作不是強製性的,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反正有多少人幫忙都需要,但我們還是希望大家自行分配一下,爭取能夠到最大限度發揮你們實力的崗位上,下麵我們開始分配,願意去女生後勤的站到左邊,願意裝沙子的來右邊……。”
幾乎所有的女生都選擇了後勤,就是幫忙做飯洗衣這些工作,男生當仁不讓準備裝沙袋,那營長也沒有指望我們去運輸沙袋,所以也沒有第三群人出現。
而據我所知,這樣一來裝滿的袋子會堆積一處,軍人們就算跑斷腿也運輸不完。背一袋五六十斤的沙子走上四裏路,相當於倆千米,正常人一趟下來腿就酸困,以後在背的話會越來越慢,路上需要不斷休息。
既然機械化車輛進不來,必然是地形不好走,道路必然泥濘一片,走起來恐怕很費勁,運沙隊伍會嚴重拉後腿,影響整體治水進度。
我可不是規規矩矩聽話的大學生,當過局長以後習慣指揮別人,而且會有大局觀的考慮。這些子弟兵惜香憐玉,不舍的我們上到最前線,我覺得這樣不妥,就算其他院校的男生無法做運沙工作,但超能學院的男生女生都可以的。
我看著那幾十位疲憊不堪的軍人,平時他們的站姿一定很整齊劃一,這時卻是一個個泥水人,雖然穿著雨衣也不頂用,一個個東倒西歪的。有幾個靠在戰友的肩上就睡著了,誰知道有多少日沒有休息過?
都已經這樣配備了,還要他們背五六十斤的沙袋?在走四裏路?這不是強人所難嗎?就算勇氣可嘉,就算命令必須執行,可需要考慮他們身體的承受能力。
我覺得這樣分配不對,對於治理水患的幫助有限,一時衝動之下,我大踏步走到營長麵前,在眾目睽睽之下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