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木匠
傳奇
作者:墨中白
泗州城奇人怪事多,出生的孩子叫父親為爺爺,喊父親的父親為爹爹,叫沒出嫁的姑娘為小大姐,管小媳婦叫為他大姐。泗州城的小大姐和他大姐愛美,梳洗打扮都離不開梳子。
泗州人買梳子,愛到譚家藥鋪。譚家藥鋪不抓藥,隻賣梳子。開店的老頭兒,有人尊稱他譚木匠,更多的人叫他老譚。也曾有人勸老譚,把譚家藥鋪的門牌摘下,重起個店名,或幹脆就叫譚木匠。每次老譚聽了都微微一笑,既不搖頭,也不點頭。
譚家藥鋪門牌還高高懸掛在店門上,老譚還是不抓藥,隻賣梳子。到譚家藥鋪來買梳子的人要先付定錢,不過,選桃木、梨木、檀木還是黃楊木、黃牛角做梳子,這要老譚說了算。老譚也不是隨口說的,他會給人把脈,完了,才幫人做合適的梳子。
老譚把脈也不是任何人都用手摸脈的。比如來訂梳子的是小大姐或他大姐,老譚就用紅線係在她們的手腕上,把手搭在線上,也能幫助她們選準適用的梳子。
盡管到譚家藥鋪買梳子要把脈,需時間,但泗州人樂意等。據說,有的人患了疑難雜症,抓了許多藥沒有喝好,用了老譚家的梳子梳頭,病竟神奇而愈。
在無人來買梳子時,老譚就在店裏磨研草藥,或是閉上眼睛數著檀木佛珠,就是沒有人見過他做梳子。店裏一塊木料都沒有,全是做好的梳子。
關於譚家藥鋪為什麼不抓藥隻賣梳子,在泗州城有多個傳說。但更多人相信譚家祖上是個禦醫,因為給皇家抓錯了一味藥被賜死了。為不讓子孫步其後塵,譚家藥鋪後來就改賣梳子了。是真是假,無人考證,但老譚會把脈看病卻是真的。不然,他怎麼能治好知府大人的病?
事情是這樣的,新上任的白知府到泗州城不久,身上就起紅點,奇癢,還失眠。看遍泗州城的中醫,喝無數的中藥,可就是不見好。最後,白知府找到譚家藥鋪,要看病。老譚頭直搖,告訴他,隻賣梳子。
白知府問:“你家梳子能治失眠奇癢嗎?”
老譚微微一笑,伸出手說:“想買梳子,就交定錢吧!”
白知府交錢,讓老譚把脈。
“三天後來拿吧!”老譚睜開微閉的雙眼:“還有,你這不是水土不服,沒事要到鄉間多跑、多看,城外風景養眼哩!”
白知府的臉就透著紅,似信非信。
說來神奇,按照老譚說的時辰方法梳頭,七天後,白知府身上的紅點真的就漸漸消失了,每晚睡得也香。
望著手中的桃木梳,白知府百思不得其解,喝許多中藥也沒治好的病,怎麼用梳子梳頭發,就把病梳掉了呢?
白知府想不明白,也不去問,還是按時梳頭,經常深入尋常百姓家了解疾苦。從老姓的嘴裏,他知道老譚用梳子幫助許多百姓治好了頑疾,這讓白知府對老譚更是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