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與市場
作者:一水
誌誠使命感引爆天智影響力
在記者問天智教育訓練集團董事長張誌誠先生,是他個人怎樣的人生使命感和價值觀造就了天智集團如今的社會影響力,張誌誠略微沉思一下,麵對記者侃侃而談。
“誌誠其實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能夠走到今天,在中國培訓行業裏麵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這跟我們人生的使命感和價值觀,或者是人生的目標是息息相關的。我是在十多年以前通過幾次培訓的課程,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念,所以我覺得培訓對我個人而言有很大的幫助。那麼,這麼好的培訓,如果我們去影響更多人,改變更多的人,這對中國經濟的騰飛,對我們人文素質的提升,一定會有幫助。特別能對目前我們當下成長型企業的經營能力提升做些貢獻。我們在做培訓和經營企業的過程中,發現中國的古老智慧,幾千年以來儒釋道的智慧和文明更適合當下的企業。我們就立誌於在未來的人生中從事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培訓。誌誠一生的使命就是堅定不移地推廣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的領導力培訓、管理培訓、素質培訓,將用一生的努力付出和奮鬥來做這樣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目前中國企業界掀起了一波學習中國古老智慧的巨浪,那麼中國式領導的核心是什麼呢?其實中國式領導的核心很簡單,就是選對人+用對人,張誌誠先生正是這一理論的創立者和忠實實踐者。
他解釋選對人+用對人的中國式領導時說:“比如,你選對了一個總經理,老板又輕鬆又快樂,你選對了一個營銷總監,公司業績會直線上升,你選對一個營銷企劃總監,你公司營銷企劃就會做得非常好,換一個選錯了,公司會搞得一塌糊塗。所以領導力的核心是選對人、用對人,這裏麵是有智慧的。那麼如何去選對人、用對人呢?用中國式領導去理解,第一個核心部分是修己安人,老板隻有讓自己更完美卓越,讓別人喜歡、受人尊敬,做一個具有一流領導魅力的人,這個時候你才能駕馭更多優秀的人才。這裏有個法則是‘進退法則’,人們隻會跟隨比自己能力強的人,很難跟隨比自己能力差的人。第二個是老板要有一種慧眼識英雄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是運用易經、八字和屬相。”
作為一個講師,作為一個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張誌誠先生始終給自己定位不太一樣。中國會講課的老師幾萬個,會講課又能把公司做好的老師寥寥無幾,中國不超過十個。張誌誠是在七年以前創業一直走到今天,目前,國內天智集團有27家分支機構,將近3000人的團隊。這是張誌誠先生實踐中國式領導的成果。
領導不是管理事,是領導人
張誌誠先生創立了天智集團,並引領天智在中國培訓界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如今,天智教育訓練集團是中國培訓行業最具團隊精神、最具團隊凝聚力的一家培訓公司,他充分運用了中國式領導,並實踐著中國式領導的五個要素:
第一,謙和。謙虛和諧,作為一個領導人要謙虛和諧,領導人不是高高在上,要不斷地走到下麵跟群眾打成一片。
第二,忠恕。這是來自於周公的思想。忠是忠心和定位,恕是寬恕和包容。忠,是指每個人在企業裏麵都要明白你的角色,君君臣臣。你要明白你是老板還是職業經理人,你是老板還是管理者。
在天智集團有個重要的東西是企業文化祠堂。企業文化祠堂就是把企業創始人、高管、中層、發展曆程、戰略、使命、價值觀做成圖片,展示在企業牆壁上。把企業的根、企業的“靈魂”,紮根在每個員工的心裏。傳承企業的文化和精神,讓每位加入企業的人對企業充滿了崇敬之情,每個人都想做比他們更高的職位,產生更大的價值。這也是一種傳承,就像我們這個中華文化的拜祖一樣,每一代皇帝他都拜祭自己的祖先。
第三,中庸。就是萬事萬物不做開頭的老大,不做槍打出頭鳥那樣的企業。中國要和平崛起,但中國永不稱霸,這是溫家寶總理的話。這是中國式領導的智慧,永遠不把自己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保持中庸的思想,與世無爭才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