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長效機製的實踐研究(1 / 3)

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長效機製的實踐研究

問題探討

作者:梁秋益 黃寧波

摘 要:通過對廣州市第十六中學近幾年進行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情況回顧,分析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製的內涵和影響因素,提出了踐行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長效機製策略。旨在轉化教育理念,加強學校體育教育引領的榜樣作用,結合校園文化和體育特色,落實常態化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為探討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提供範例參考。

關鍵詞: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長效機製;實踐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4.029

2007年我國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以來,各級政府非常重視,各級各類學校按照上級要求紛紛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營造與校本文化相應的體育健身氛圍,號召青少年走向操場、走向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對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麵發展起著積極作用。隨著陽光體育運動進一步開展,卻麵臨困難重重,甚至遭到質疑。盡管理論界、學術界對陽光體育運動課題研究提出一些指導性建議,但大多理論性較強,操作性的研究不多。

廣州市越秀區全麵開展學校陽光體育實踐活動,成效顯著。繼2010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陽光體育先進區”後,區教育局於2010年12月又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了“2010年度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的榮譽稱號。2007至2014年我校參加廣州市和越秀區中學大課間體育活動評比,獲廣州市一等獎、越秀區特等獎和最佳設計獎,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活動效果。近年來開始從校本特色課程、校園文化和人性化需求對大課間體育活動進行改革,注重領導的榜樣帶頭作用,打破傳統的課間操活動形式,整合體育活動資源和內容,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分析存在困難,並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促進陽光體育運動深入開展。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在廣州市第十六中學,於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進行為期三學年的調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閱讀了相關論文論著,熟悉了陽光體育領域的現狀和發展動態。

1.2.2 問卷調查法

發放問卷2500份,回收問卷2400份,回收率91.3%。問卷經過體育專家指導和修改,具有較好的內容和結構效度。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17.0對各項數據進行了統計處理。

2 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長效機製的內涵

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是陽光體育運動的一部分。它是在全麵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的一種新型課間操形式,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快樂教育。現代漢語詞典對“機製”一詞的解釋:一個工作係統的組織或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方式[1]。對機製的內涵理解為三層含義:第一、係統的組織結構和工作原理;第二、係統內相互作用;第三、泛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其內在的規律性。長效機製是係統內相互作用,長期持續發揮預期功能的配套製度。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製構建可減少、甚至避免“虎頭蛇尾”、“形式主義”的出現,有利於建立具有戰略性措施、長期穩定的保障管理體係,遏製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下滑的趨勢,對實現人的全麵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

3 大課間活動影響因素分析

在設置大課間體育活動影響最大的因素問卷時,在2400份有效問卷中,得出調查結果顯示:應試教育的影響占最大比例,有883人選擇是影響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最大因素,占比例人數38%,其次選擇學校領導、班主任、任課老師的榜樣作用為870人,占比例人數的36%。內容無新意、體育經費、體育設施的不足、家長參與體育鍛煉的榜樣和家長的約束、法規製度的貫徹不到位、學校監督管理不力占比例人數分別是13%、7%、3%、2%、1%。學生在文化上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以致他們沒有更多的精力來參與大課間活動。還有學生認為大課間活動要常態化開展,與學校領導、班主任重視,並且親自帶頭鍛煉,帶動學生鍛煉有很大關係。學生認為內容無新意也占一定比例,這也是我們在今後進行大課間實踐活動要反思,要進行改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