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殿內由陷入了黑暗,齊道長心裏一緊心想,壞了剛才忘了供桌上還點著蠟燭了!遂即調節氣息仔細聽著周圍的動靜。周圍沒有一點聲響。
大約在黑暗中過了有一分鍾,隨著亮光一閃,蠟燭再次被點燃了。
點蠟燭的正是老和尚。隨著光亮的散開也不見遇緣的影子,人跑哪裏去了?
老和尚低聲說道:“齊道長,遇緣看樣子是被那惡靈附了身體,那扇形人骨定是有什麼蹊蹺,我們要小心為妙!”“他是受衝了,可他是肉身我們不能硬來,免得傷了他。”“也是。他是我弟子對佛經也有所研習,不如我用天罡地煞珠來降服他。”說著法正便從脖頸上取下念珠來。運起真氣,珠子散落開來浮在半空,隻見法正合十雙掌開始念起金剛經,天罡地煞珠似乎受了某種召喚,圍成一個光圈朝著遇緣罩去。遇緣看見有東西朝自己圍裹而來,嘴角上挑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遂即揮舞著手中的扇形人骨,忽左忽右的朝那些珠子打去,每一擊打珠子都會抖動一下,隨著珠子圍裹的空間越來越小,遇緣擊擋珠子的平率和力量也減緩了不少,法正越念越快,最終珠子附著在遇緣的身體上,珠子之間緩緩伸出金線形成一張大網將遇緣包裹在其中,任由其動作也掙紮不出。
兩人走上前去,卸下了遇緣的武器兩柄扇型人骨,遇緣的身子突然一顫便昏死過去。
二人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呼喊著眾人將那遇緣抬回禪房,安排好路禪師,處理完遇善的善後,天以微明,眾人一夜未眠也都勞困至極便各自回屋休息,王老漢被安排在客房內,王老漢的兒子們急著回家給家人報平安去了。
晨曦中的漢王寺籠罩在薄薄的霧氣當中,硝磺的味道還沒有完全消散,此時的王家祖墳中站在三個年老的身影。
齊道長和法正各自手裏拿著一柄扇形人骨,一邊端詳,一邊聽著王老漢講著扇形人骨的來曆。
扇形人骨確有來曆。扇形人骨取自邪神的肩胛骨,所謂的邪神就是部族戰爭中的失敗一方的首領或者是掌管權利的祭祀,一旦戰爭失敗,所有的罪責都要又這些失敗方的首領或者祭祀承擔,因為雪山部落的人認為這是神靈的意思,而掠取失敗者的肩胛骨也就是神靈和各部族達成的協議,那些失敗者都是要被當做生祭進行祭祀的,生祭們被反剪雙手,從前向後由兩根鐵鏈從左右兩側的肩胛骨上穿過,那些生祭的怨念死後會留在痛苦的根源———肩胛骨上,而這些肩胛骨就具有了靈性,越是古老就越是神奇,進過數代混戰,終於在明中期打造出一個統一的雪山王國,雪山王為了震攝四方,統馭雪山,加強自己的地位,進行了一次最隆重的祭祀活動,所用生祭兩千餘人,為了練就雪山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肩胛骨,大祭祀用各種殘忍的酷刑折磨生祭使得扇形人骨的怨念越聚越大,最後練出兩塊扇形人骨,一大一小,形同黑玉,光不得見,形隻現於夜間,聞鬼哭便可攝人魂魄,一經召喚便怨念在身,不顧兄弟父母皆可殺,是雪山中最為陰毒的邪物。
在得知了這些以後兩人開始明白了,日前發生的事也就漸漸清晰起來,原來此物有這麼個來曆,墓中並不是什麼萬宗真身,隻是當年王家老人,將此物埋在祖墓,而恰好風水師在墓穴的選擇上出了差錯,王老太爺的屍身不腐,怨念鬱結,兩下怨念一經相遇,王老太爺的陰魂便被控製住了,而王老太爺生前是唯一懂得祭祀之法的人,對此物有所接觸,如今魂魄被拘住險些修成了萬宗真身的大害。
王老太爺被齊道長他們製服的時候,扇形人骨感覺到周圍似乎有更強大的怨念吸引,就是我們常說的借屍還魂,而這個屍正是遇緣,畢竟遇緣的出生和他的體質,到目前還是一個謎。
修養了幾日,齊道長便謝山而去,在回大落院之前,又到王家察看了一番,畢竟沒有什麼事。出來有些日子了,是應該的回山看看了。